2025年7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星火赓光宣讲团再度深入双江社区,以“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为主题,向暑期公益托管班学生讲述了中国“人造太阳”(EAST)的研发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追逐“可控核聚变”科技之光的种子。
▲图为宣讲导入时。 沈小丽 摄
宣讲团成员熊金以“什么是能源?”“我们有多么需要能源?”开场,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通过动画演示和互动实验,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核聚变原理,并介绍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如何通过“磁笼”约束上亿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体,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过程。
▲图为宣讲中相关原理讲解。 沈小丽 摄
宣讲团特别聚焦“两弹一星”精神与“人造太阳”科研攻关的内在联系。“从‘两弹一星’到‘人造太阳’,中国科学家始终秉持热爱祖国、自力更生的信念。”宣讲员以彭士禄、万元熙等科学家的事迹为例,讲述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在西方技术封锁下,从零开始突破超导、材料、工程等难题的奋斗历程。当听到“中国‘人造太阳’已实现403秒稳态运行,保持世界纪录”时,孩子们发出惊讶的呼声。此外,为增强体验感,宣讲团设计了“磁悬浮太阳模型”手工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环形磁铁模拟托卡马克装置的磁场约束,更为直观地感受科技的神奇。
本次宣讲活动以"人造太阳"这一重大科技突破为切入点,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重要参与方,我国自主研制的EAST装置不仅代表着人类探索清洁能源的前沿成果,更彰显了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星火赓光宣讲团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和互动体验,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科学梦想的种子。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暑期托管班的教学内容,更搭建起高校志愿服务与基层科普需求之间的桥梁。宣讲团将持续创新宣讲形式,推动"两弹一星"精神与前沿科技知识进课堂、进社区,为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熊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