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朱佳颖)2025年7月6日,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寻红觅韵”突击队走进茶山镇南社古村落,开启 “解码历史、赋能振兴” 的调研实践活动。正值南社古村借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速蝶变,队员们以青春之力探寻古村保护与发展的 “振兴密码”。
▲图为突击队成员合照。 通讯员 朱佳颖 摄
作为珠三角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之一,南社的青砖黛瓦间藏着八百年历史印记:谢氏大宗祠的 “忠孝廉节” 匾额、应洛公祠的飞檐翘角,构成 “祠堂博物馆”;麻石巷道串联的临水民居,“趟栊门”“满洲窗” 尽显岭南建筑精巧。队员们化身 “文化侦探”,或用相机为古建筑建立视觉档案,或与村民促膝长谈记录 “哭嫁”“上头” 等民俗,或在村史馆梳理从南宋立村到当代振兴的脉络,用心守护文化根脉。
▲图为谢氏大宗祠。 通讯员 邓可欣 摄
围绕 “百千万工程” 中的文旅融合实践,队员们走访改造后的古村民宿,记录 “原貌保护与现代设施兼容” 的经验;在非遗工坊向老师傅请教传统技艺的年轻化传播;在汉服巡游现场调研发现,85% 的游客期待增加 “古村剧本杀”“非遗体验课” 等互动项目。结合专业所学,队员们初步形成两份建议方案:以数字化建模还原宗祠彩绘助力修缮,以 “忠孝文化” 设计研学路线联动周边村落。
▲图为汉服巡游现场。 通讯员 谢舒婷 摄
骄阳下,队员们跟着队长听古村历史、在祠堂里细品文物介绍,青春身影与青砖黛瓦相映成趣。暮色中,他们仍在整理调研数据、完善问卷分析,热议 “如何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这场青春与古村的相遇,正让 “百千万工程” 的政策蓝图转化为可落地的振兴路径。
▲图为突击队队长为队员们进行讲解。 通讯员 郭称和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超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