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连接家校的桥梁与教育生长的沃土

发布时间:2025-08-13 16: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治颖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家访作为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系统、客观且富有建设性。本次家访重点聚焦学习困难、家庭变故等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领域,提供应对建议后从家校协同的角度,提出构建长效支持机制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份实用指南,帮助双方更有效地沟通合作,共同支持孩子健康成长。

图 为 家访小队与李婷和李婷奶奶合影

本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张浩然和陈俊杰两位同学的家庭,并简单掌握了李婷同学的家庭基本情况。在张浩然同学的家中我们了解到,作为贫困建档立卡户,当地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学费全免,食宿补助”的助学政策,且由于工程建设,今年年初,他们刚刚收到了来自建设公司的十万元土地赔款。既然不缺钱,上学的路也不远,孩子为什么还是选择了“辍学”这条路呢?一番交谈下来,家访小队的支教老师终于理清了个中缘由。原来,由于自身成绩不好,家庭受教育观念落后,孩子在校期间就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再加上教育资源匮乏,孩子对于“学习”这条大部分人眼里“走出大山的必由之路”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我不打算念高中了,打算在乡里找个师傅,学门手艺,进城打工去。”说出这句话时,张浩然没有抬头,只是不停地用手摩挲着校服外套的衣角,一遍又一遍······

图为 支教老师与陈俊杰奶奶沟通
   家访陈俊杰同学时,则又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当家访小队抵达陈俊杰同学的家中时,只有头发花白的奶奶坐在门口,等待着迎接放学的孩子。听到老师们表示此次前来是做家访,了解孩子平时在家的学习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陈奶奶当即表示要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让她回家与老师们沟通,清楚平日里孩子的学习是由母亲负责后,支教老师们与陈妈妈取得了联系。不多时,陈妈妈特意从工作地点赶回家中,她解释说自己今晚工作单位有活动,接到孩子电话说老师来家访,立即请假赶回。“孩子的教育最重要,工作可以晚点再做。”陈妈妈朴实的话语让在场老师深受感动。

在随后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谈中,陈妈妈详细介绍了陈俊杰在家的表现情况。“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从不需要我们督促。”陈妈妈说,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全家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务工,每月都会按时寄回生活费,确保孩子能够安心学习。陈妈妈表示,作为家长,她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健康成长“我们虽然不是什么富裕家庭,但只要孩子愿意读书,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陈妈妈坚定地看着支教老师们说。傍晚时分,家访接近尾声。家访小队为陈俊杰送上了由支教团队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包括书包,文具套装等教学物资。陈俊杰同学向老师们保证,一定会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努力用功,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有些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特别关注和协同干预。及早识别这些信号并提供适当支持,能够有效预防小问题演变为大困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成长中的关键节点。家校沟通中,有几类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包括学习困难、家庭变故、心理困扰、行为偏差以及特殊才能等。对这些领域的敏锐观察和及时反馈,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的责任。从只关注成绩的传统家访到现代多方位、多角度家访,形式虽变,但促进家校协同、助力学生成长的初心未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对被家访同学的学习习惯,未来规划等有所助益,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孩子们都能打开梦想的玻璃窗,飞向更广阔的世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治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