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桥畔传法治意,乡村地头送青春情——中南林科大法学院“法护桑榆·心系朝阳”实践团携法入青山

发布时间:2025-08-13 11: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傅梓欣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日13讯(通讯员 傅梓欣)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院“法护桑榆·心系朝阳”实践团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奔赴湖南湘潭县青山桥镇,以法学专业为依托,聚焦乡村法治需求、“一老一小”权益守护与产业发展,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与青春动能。

三护农家暖心行 筑牢儿童安全墙

为精准提升未成年孩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实践团与当地政府一起深入多户家庭,化身“安全导师”,为不同年龄的孩子们量身定制守护方案,开展安全守护系列教育活动。

防性侵宣传中,志愿者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引导他们认识自己身体的“小秘密”,在轻松的角色扮演中,教会他们如何大声说“不”;而面对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则共同探讨性侵风险识别与网络边界,帮助她们卸下心理负担。

图为志愿者给青春期少女讲解生理知识

防溺水教育中,志愿者们教孩子们牢记危险水域的警示标识,用玩偶现场演示了仰漂等落水后的自救动作,更着重强调同伴落水后的科学施救原则:要呼救、找大人、找工具,不盲目下水。抽象的规则,在生动的演示和反复的强调中,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田。

防拐卖与反校园欺凌教育中,志愿者们向遭受欺凌的孩子清晰讲解了欺凌行为分类(言语、肢体、关系),鼓励其向信任的师长求助;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志愿者通过生动的情景演绎,传授“不跟走、不拿吃、不上车”的“三不原则”,并教会他们公共场所走失后的求助方法。

图为志愿者演绎“正常接触行为”

从防性侵到防溺水,从反欺凌到防拐卖,每一次互动,都是安全意识的种子在生根;每一份关怀,都是社会温暖的薪火在传递少年儿童的安全成长。对于未成年儿童的保护,不仅需要全社会的目光聚焦,更呼唤法律之盾的坚实守护与法治之光的温暖照耀。而这段实践,不仅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更是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幼小心田,为乡村未来的希望注入自护自强的法治基因,让“朝阳”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

图为未成年孩童收到志愿者精心准备的礼物

法护银龄无诈忧 情暖桑榆享岁安

实践团联合湘潭县青山桥镇政府及村委会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系列普法活动 ,通过集中推进“暖伞护老”与反诈宣传行动,为乡村老人送上实在关怀,帮助其提升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让守护在青山桥镇落地生根。

首先,志愿者们深入手工伞制作的农户家,一对一咨询讲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们详细讲解了非典型劳动关系下的权益保障要点,着重强调了证据留存等关键知识,比如工资条、工作记录等在维权时的重要性,明确农户享有工资支付、合理工时等权益。

图为志愿者向老人普及劳动法

接着,志愿者们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紧密配合,针对老年群体精准开展反诈与反非法集资普法宣讲,深入剖析“冒充公检法”、“养老项目诈骗”、“保健品陷阱”、“高息入会理财”等极具迷惑性的本地化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诈骗套路和非法集资的巨大危害,并联合当地公安局拍摄了一部本土化反诈宣传片,以“兼职刷单诈骗”“冒充亲属诈骗”等生活化场景,配合民警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深化了老人防范意识。

图为反诈宣传片拍摄现场

同时,针对行动不便、信息闭塞的老人,志愿者们踏着乡间小径,跟随村干部脚步,将法治关怀送入农家院门。他们坐在老人身旁,“一对一、面对面” 倾情讲解,耐心提示风险,反复叮咛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箴言,确保字字入心。

图为志愿者入户讲解反诈知识

法治护航老鞋企 激活乡村新动能

实践团深入百舌鸟皮鞋产业一线,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这家深耕制鞋30余年的企业,正从以线下门店为主、带动数百老匠人就业的经营模式,转向3D扫描私人定制业务。

为助力其产业升级,团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为企业定制了“法律+乡村振兴”的赋能方案:建议为爆款设计申请外观专利、制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助力实现“产业升级—就业提质—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为志愿者与企业技术主管进行交流

一双百舌鸟皮鞋,纳的是千层底,走的是万里路。从家庭作坊到省级免检品牌,从传统制造到高端定制,百舌鸟鞋业的转型之路,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缩影。

当法治思维浸润乡土特色产业,当匠心工艺对接时代需求,百舌鸟鞋业的探索,不仅为老国货品牌提供了合规发展样板,更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实业兴镇”的法治实践经验。

图为百舌鸟鞋业外观图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此次法护桑榆·心系朝阳实践团的送法下乡活动,以法治为笔,在青山桥镇书写乡村振兴答卷。从守护一老一小权益,到赋能产业发展,再到营造法治氛围,实践团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

图为实践团与居委会合照

未来,实践团将汲取经验、改进提升,持续深耕乡村法治与发展土壤,让三下乡的法治春风,吹得更劲、更远,助力更多乡村走上法治护航、产业兴旺、民生幸福的振兴之路,书写高校服务社会、青春赋能乡村的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贡献更多青春法治力量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傅梓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