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精神,2025 年 8 月 5 日至 8 日,南京林业大学 “风云知行” 气象科普队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开展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响水县地处盐城北部、黄海之滨,属典型海洋性气候区,是台风北上登陆的重要通道,气象灾害频发,对当地生产生活影响显著。科普队经前期调研,精准聚焦 “一网(网格员)一小(学生)一企(员工)” 群体,通过案例教学、场景演练与科普产品相结合的方式,为筑牢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的防灾减灾人民防线贡献青春力量。
田间地头摸实情,雷达站内探玄机
为掌握响水县气象灾害防治的第一手资料,团队首站奔赴响水国家天气雷达站。通过与气象监测人员深入交流,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当地气象侦测模式,系统梳理了响水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为后续科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团队走进被誉为 “田间学校” 的响水县西兰花种植基地。在农民指导下,队员们亲身体验西兰花幼苗种植,在劳作间隙与农户深入交谈。调研发现,当地农民对常规气象灾害有一定应对经验,但对台风等重大灾害的防御知识储备不足、认识较为薄弱,这也让团队更加明确了科普工作的重点方向。
实践团队在种植基地的合影
队员们亲身体验西兰花幼苗种植
分层施策广科普,三维覆盖传知识
结合调研结果与专业知识,团队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科普。
面向企业员工,科普队走进联化科技公司,系统讲解响水县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预警信号与防御要点,鼓励企业发挥技术优势,以科技赋能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青少年群体,团队组织当地儿童开展 “气象探秘之旅”。在响水县气象局监测站点,孩子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近距离观察百叶箱、雨量计等监测仪器,直观感受气象数据采集过程;在气象科普教育展厅,队员们用生动案例讲解气象原理;在VR科普体验馆内,孩子们 “亲历” 台风、雷电等灾害场景,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暑期小课堂上,趣味问答、模拟演练等互动环节,让气象知识深入人心。
为扩大科普覆盖面,团队联合响水县气象局,在陈家港镇综合指挥中心为 70 余名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讲解气象灾害特征、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培养 “科普传声筒”,让防灾知识通过网格体系辐射至千家万户。
队员为小朋友做气象科普
队员为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
专访专家谋良策,青春聚力向未来
在实践活动尾声,为深入了解气象服务在气象预警、数字化转型、以及双碳战略的实践经验,团队成员在响水县气象台对副局长徐进进行了专题采访,徐副局长与团队成员亲切交谈,答疑解惑,最后实践队员也对整个实践过程的理解与感悟进行了汇报,提出了一些自己关于气象灾害防治的看法与建议,徐副局长也对气象专业感兴趣的同学进行了寄语。
队员对徐副局长进行专题采访
队员和小朋友的合影
此次实践中,南林学子以专业知识为笔、以实践行动为墨,累计宣传超200人次,在响水大地上书写了气象科普的青春篇章。团队表示,将持续整理实践成果,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青年智慧,让防灾知识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融入群众生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奕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