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青禾红韵”实践团受邀参与十六团一连的特别编排情景剧《沙枣花开迎亲人》。情景剧以20实际60年代上海知青奔赴边疆、屯垦戍边为背景,通过剧情鲜活还原了兵团人热情迎接新战友的历史场景,让红色基因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红色传承的重要性,更加深入的理解红色精神。图为情景剧《沙枣花开迎亲人》杀青合影
剧情开始,杨连长带领连队职工们敲锣打鼓、扭起秧歌,王大妈忙着组织迎接的队伍,小转转捧着新鲜带着丝丝甜味的沙枣花,马老师拉手风琴奏响《送你一束沙枣花》。当载着上海知青的卡车驶入场院,连长和大妈快步上前迎接,杨连长和职工们将知青们从卡车上接下,迎接的王大妈紧紧握住知青的手,眼含热泪,在一旁的小转转看到舟车劳作的知青们下车后立马为其递上凉白开和沙枣花,祝贺他们到达了新的家。“阿拉也是上海人,宁到这就是到家了!”王大妈带着上海口音的热络话语,让初到边疆的知青们红了眼眶,知青小邓更是激动地说:“要在这里干出新天地!”。伴随着秧歌队姑娘们踩着《南泥湾》的节奏欢舞、锣鼓队的小伙子们敲击着震撼的节奏,知青们在杨连长和王大妈的指引下走进连队。青年们接过坎土曼的承诺,还原了兵团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图为实践团成员扮演的上海知青到达连队图为王大妈亲切问候知青们
“看到剧目就仿佛跟着长辈回到了垦荒年代。”现场观众李大叔感慨。情景剧用大卡车、沙枣花、手风琴等老物件,串联起兵团人开荒造田的岁月,没有华丽台词,却用“递毛巾”“端西瓜”等细节,让观众感受到兵团精神的温度。
“青禾红韵”实践团受到情景剧鼓舞,今后将以短文、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让兵团精神从历史走向现在,激励更多青年在新时代传承“屯垦戍边”的使命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万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