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入课堂,课业辅导暖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12 20: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智涵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杨智涵)2025年7月5日,湖北恩施学院临床医学院芳衿志愿服务队启程赴往湖北恩施何功伟村开启暑期“三下乡”活动。芳衿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把“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为农村地区送去文化滋养、科技支持和卫生服务,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落到实处。“芳衿”支援服务队由十名同学组成,深入湖北省恩施市何功伟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志愿者们为当地小朋友们送去了健康关怀与知识普及,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何功伟(1915~1941年11月17日),又名何彬、何斌,湖北省咸宁县人。1935年因参加湖北的“一二·九”学生运动,被国民党通缉。后去上海,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全国学联的工作。1937年到武汉,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省农委委员、武昌区委书记、鄂南特委书记、湘鄂西区委宣传部长等职。1940年8月,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创建了鄂南游击队。1941年1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1月17日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秘密杀害于恩施,时年26岁,后来,恩施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最后待过的村称为何功伟村,也成为现在恩施的红色基地。来自哈尔滨的临床医学专业队长赵庭誉动情地说:“同为青年,烈士用生命守护信仰;作为求学恩施的医学生,我们更应用专业知识守护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健康。”在烈士就义处,他们誓言将青春热血融入服务红村的实践。

湖北省恩施市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也是土家族的聚集地,土家摆手舞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瑰宝,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志愿者们通过与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而又形象的把摆手舞交给了小朋友们,让他们感受土家族人民勤劳智慧、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体会劳动创造生活、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增进对土家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体验集体舞蹈的和谐与欢乐。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针对小学生成长特点,精心设计了系列健康服务项目。在数字化浪潮与学业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当代青少年的视力健康状况备受瞩目。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突出,不仅近视率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也令人忧心。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 ,小学生近视率达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更是高达80.5%。幼儿园阶段近视儿童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许多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戴上了眼镜,近视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针对这一现状,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青少年视力保护课程,教会孩子们眼睛的基本知识和如何爱护我们的眼睛。

图1为 教“七步洗手法” 

 图2为摆手舞教学

口腔医学专业的志愿者则带来了“护牙小课堂”,用生动的动画和模型讲解龋齿的形成原因,手把手教孩子们正确刷牙的方式,并发放了定制的口腔健康手册和牙具套装。同时,志愿者们还为全校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重点关注龋齿、牙列不齐等常见问题,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进一步诊疗的建议,并向家长们普及了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芳衿志愿服务队的所有志愿者都是医学生,志愿者们把在学校所学的急救课程交给孩子们,希望孩子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小朋友们能够挺身而出。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志愿队买了大量的医用物资,就是为了能让每个小朋友都能亲身体会一下这些过程、对医学产生兴趣、加深记忆。不难看出小朋友们学的都有模有样,对急救流程的完成度非常的高,到最后放学的时候,都舍不得拆开绷带。

都说“病从口入”那么预防疾病最有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好好清洗双手,七步洗手法是预防疾病传播、保持手部卫生的重要方法,尤其在预防新冠病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消化道传染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规范的七个步骤,全面清洁手部的各个部位,包括容易被忽略的指缝、指甲缝、手腕等,能有效去除手部的污垢、细菌和病毒,降低经手传播疾病的风险。无论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还是在医疗、餐饮等特殊行业,掌握七步洗手法都是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基础技能。芳衿志愿服务队也将“七步洗手法”带给了小朋友们,‘内外夹弓大立腕’已经深深印入了孩子们的脑海里。

图3为止血包扎的讲解

 图4为带着小朋友们玩游戏

除了健康服务,志愿者们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互动,通过课业辅导、趣味游戏等方式,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

“老师,这道数学题我不会”

“姐姐,这两个词语怎么辨析啊?”开课的第一天,活动室里就响起了孩子们稚嫩的提问声。一张大型的圆桌上,孩子们坐在一起,摊开暑假作业,眼睛里全市期待与好奇。而桌前的志愿者们则俯下身,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或轻声逐句讲解,小小的房间里很快便充满了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温柔的交谈声。

何功伟村是典型的农业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村里60%以上的孩子由祖辈照料,暑假期间的作业辅导成了家长们最头疼的难题。“孩子爸妈在外地打工,老人家也不识几个字,小孩写作业遇到难题,只能看着着急。”村民李奶奶的孙子今年上三年级,提起作业辅导,老人总忍不住叹气,“现在大学生来帮忙,终于能松口气了。”本次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是服务于人民的,不收取任何费用,有一个家长就对志愿者说“志愿者们能不能待得时间久一点啊,村民们可以给出钱的,孩子在家里,大人都很忙,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带孩子。真是辛苦志愿者们啦,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起初,有些孩子因为陌生而显得拘谨。三年级的小华总是低着头,被提问时脸涨得通红。志愿者赵同学注意到后,每天特意坐在他身边,从简单的算术题开始耐心引导:“看,这道题其实就是把12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能拿到几个呀?”赵同学边说边在纸上画起苹果,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拆解问题。三天后,小华不仅主动举手提问,还会把自己画的小恐龙送给张同学当“礼物”。“孩子们的世界很单纯,付出一分真诚,就会回报十分信任。”赵同学笑着说。

“这些哥哥姐姐不仅教大家怎么保护自己,还陪大家做游戏、讲大学里的故事,特别亲切。”一位学生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服务,为山区孩子送去了健康与温暖,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医学使命的理解。“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我们更明白了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未来,志愿者们会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将健康关怀传递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图5为团队合照

  撰文:杨智涵

  摄影:向雨露

  团队成员:赵庭誉、马煜晗、马嘉慧、段筠竹、韩文博、张鹏睿、曹 丹、向雨露、朱湘婷、杨智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智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