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西安财经大学“薯”光助农先锋队:科技赋能土豆产业链 青春聚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2 10: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薯”光助农先锋队通讯员葛佳悦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充分发挥青年力量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暑期,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薯”光助农先锋队走进榆林土豆种植基地,并深入了解榆林土豆深加工发展情况,开展了以“一颗土豆的一生”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在榆林土豆种植基地的实践调研中,先锋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变革性作用。一组队员通过实地采访当地工作人员,了解到“科技助农”如何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基地引入智能喷灌和滴灌系统,实现了节水农业的突破——相比传统漫灌,节水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动态调节灌溉量,既保障了土豆生长需求,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另一组队员则利用无人机巡航技术,整体了解榆林市土豆种植情况。科技不仅提升了土豆产量与品质,更展现了智慧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图为喷灌正在运作  杨博涵 供图 

在见证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变革后,先锋队进一步探访了榆林市明杰农投薯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土豆深加工产业链。队员们参观了从鲜薯清洗、切片到制成薯片、薯条、薯饼等全自动生产线,深刻体会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对乡村振兴的核心意义。

图为“薯”光助农先锋队在明杰薯业有限公司合影。 杨博涵 供图

在结束对明杰食品有限公司的参观后,西安财经大学“薯”光助农先锋队继续前往榆林漠泉沃薯有限公司开展调研,通过与公司技术及管理人员的深入访谈,进一步挖掘土豆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工作人员表示基地经过挑选80多品种的土豆,择优汰劣,最终引入荷兰高品质品种优选高淀粉、抗病害的马铃薯品种,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在灌溉方面,喷灌滴灌系统逐渐完善,建立起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将肥料与水分均匀分布田间地头,大大提升了亩产率。目前,基地年产量达20万吨,主要供应国内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及商超渠道。 除鲜薯销售外,基地近年来积极延伸产业链,建设了马铃薯精深加工生产线,生产薯片、薯条、淀粉等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当地工作人员提到,加工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户增收。

采访最后,企业负责人透露,基地引入吴奇院士研发的新产品“土豆米”将于近期投产。该产品以优质马铃薯为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低糖、高纤维的特点,适合现代健康饮食需求。

图为薯光助农先锋队与榆林漠泉沃薯农业有限公司合影  杨博涵 供图 

此次调研让“薯”光助农先锋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需要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更需要青年力量的持续注入。团队将持续关注榆林漠泉沃薯有限公司的创新动向,尤其是其规划中的土豆米、土豆汁等新产品研发,同时,先锋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通过实践报告、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号召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在广袤乡村中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以“调研-服务-赋能”的闭环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让土豆田里的“金疙瘩”真正变成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葛佳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