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吴锦花 蒋莹 团队:湘韵拾光)近日,湘韵拾光暑期三下乡团队走进东安,探访有着1800年历史的东安武术,对话传承人,探寻这项“南拳代表”背后“德”与“武”的千年传承故事。
团队成员们在东安县江东文武学校对东安武术传承人采访
在当地武馆,传承人向队员们展示了八卦莲花掌、文家拳等经典拳种,介绍东安武术的发展脉络:1800年来,它不断吸收南北拳术精华,在各乡镇落地生根,形成“水岭习文家拳,芦洪市有咏春派,鹿马桥传梁家拳”的“一乡一拳”特色,既有北方拳的刚劲,又有南方拳的灵巧。
团队成员们在东安县江东文武学校观摩东安武术招式展示
实践期间,队员们发现“德”是东安武术的核心传承——公交站台的标语、路边的文化标识,处处可见“学武先学德”的理念。“德永远在第一位,练拳先练心,心正了,拳才会有力量。”传承人说,这是祖辈定下的规矩,也是武术能流传千年的关键。
团队成员们参观东安县江东文武学校过程中看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建筑
谈及传承现状,传承人坦言,东安武术在全国仍属小众,但当地正通过“武术进校园”,从幼儿园到高中建立梯队,让孩子们在习武中感受文化。“国家还为武术生开辟了单招上大学的通道,文化成绩要求放宽,越来越多年轻人能以武为媒走进更高学府。”
团队成员们在东安县江东文武学校和传承人以及学生们的合照
“习武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有匡扶正义的担当,这份家国情怀和坚韧品格,才是最该传承的。”传承人对队员们说。湘韵拾光团队成员表示,此次探访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东安武术不仅是拳脚艺术,更是“德为先、武为魂”的文化载体,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份千年传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