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湖知行”实践队湖头行:探寻李光地故居 传承优良家风

发布时间:2025-08-10 13: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烜 张海毅 高达裕 王玉辉   阅读 8.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山湖知行”实践队湖头行:探寻李光地故居 传承优良家风

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陈烜,张海毅,高达裕,王玉辉)2025 年 7 月 12 日下午 2 点,福建农林大学 “山湖知行” 实践队的 9 名队员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李光地故居的旅程。他们此行的目的明确而有意义,就是深入挖掘李光地故居所承载的家风家教文化,探寻其中蕴含的历史底蕴与精神财富。

在湖头这片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土地上,李光地的旧衙、新衙、问房大厝和贤良祠如同四位沉默的老者,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依然坚定地屹立着。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更是研究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物资料,每一块砖瓦、每一处雕刻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同时,它们也是探究闽南古厝建筑特色的宝贵见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造技艺,展现了闽南地区特有的文化风貌。

(图为昌祐堂内景,摄/周文莉)

旧衙,这座李光地曾经唯一住过的居所,静静地坐落于湖头街的北边,仿佛一位低调而有内涵的智者。其建筑风格堪称简朴与大方的完美融合,整体布局为五进深,一步一景,每进院落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与韵味。两侧设有护厝,既增加了建筑的实用性,又让整体布局更加对称和谐。如今,时光荏苒,旧衙并未因岁月而被遗忘,依旧有几户人家在此居住,烟火气与历史感相互交织,别有一番滋味。关于旧衙的由来,还有一段充满温情与趣味的传说在当地流传。相传在过去,李光地曾协助拉哈达将军成功解围泉州,这份恩情让拉哈达将军铭记于心。为了表达感谢,将军提出要赠送房产给李光地,然而清廉正直的李光地却婉言谢绝了。后来,拉哈达将军在湖头亲自选址,盖了一座房子,心里盘算着与李光地在此共度晚年,享受闲暇时光。可是,几年之后,由于难以适应南方的生活,水土不服的困扰让拉哈达将军不得不改变主意,决定回到老家颐养天年。临行前,他再次恳请李光地收下这座房子。李光地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将军的一片苦心,只好笑着接纳,并特意撰写了一副对联 “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 来纪念这段特殊的情谊,这副对联也成为了旧衙历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为昌和堂,即旧衙,摄/高博雯)

新衙和问房大厝在建筑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新衙为五进大平屋,规模颇为宏大,双护厝的设计让其更显气派,东西巷道的设置方便了出入与通行,围墙则为整个建筑群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安全。其总面积达到 3120 平方米,站在新衙前,便能感受到它的宏伟壮观。走进新衙,庭院幽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一股浓郁的古韵扑面而来,让人瞬间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虽然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光地并未真正入住新衙的说法,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新衙的价值与魅力。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幽深的庭院布局,无不展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也从侧面反映出李光地家族曾经的奢华与显赫,这里无疑是其家庭的中心所在,承载着家族的诸多故事。

李光地,这位历史上的名人,不仅在学术上对理学情有独钟,深入钻研,成就斐然;在为官之道上,更是以清廉正直著称,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敬仰。除此之外,他对家人的管教极为严格,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将良好的家风传承视为家族的重要使命。他深信并推崇儒家的修身齐家理念,将其作为教育家人与后人的行为准则,希望家族成员都能成为品德高尚、有担当的人。李光地在诗作中曾写道 “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诗句意境优美,其中 “冰壶” 一词,更是象征着清廉与高洁,这既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家族成员的期望,希望家族能如冰壶般纯净无瑕,如玉树般茁壮成长。他还特别强调,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遣娱乐,也不只是为了获取表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在抄写的过程中,通过心手相连,让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提倡通过书写加深理解的方法,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深刻的反思和启发意义,为现代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诫家后文》中,李光地更是倾注了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与深厚情感。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孙创业的艰辛,每一份成就的取得都来之不易,同时也着重强调守成的困难,要求后代必须保持谦卑谨慎的态度,珍惜先辈创下的基业。他以家族的艰难创业历程作为家训的开端,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让子孙们在了解家族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精神力量,充分表达了他对家族精神传承的高度重视。对于那些不肖子孙,特别是在朝中为官时行为不端的家族成员,李光地的态度十分坚决。他绝不允许家族的声誉因为这些人的不当行为而受到丝毫损害,并且强调对任何违法行为都零容忍,坚决维护家族的法律责任,这种严格的要求,是对家族荣誉的坚守,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负责。

(图为昌祐堂内李家家训,摄/吴欣瑜)

此次福建农林大学 “山湖知行” 实践队探访李光地故居,队员们不仅近距离地感受了清代建筑与闽南古厝的独特魅力,亲身触摸历史的痕迹,更在探寻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了李光地的家风家教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如同璀璨的明珠,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让队员们对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时卫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