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饶诗锐)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7月11日,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在湖北宜昌红花套镇红花套社区开展趣味数学课。志愿者老师张浩将数学知识与趣味活动相结合,让课堂焕发出别样活力。
创新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常常被学生们视为一门枯燥的学科,但张浩老师的趣味数学课却打破了这一传统印象。课堂伊始,张老师以“小试牛刀”环节开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简单有趣的数学题目,迅速调动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启了数学探索之旅。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上趣味数学课。
互动环节,启迪数学思维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张浩还设计了“数学谜语”环节。他将数学知识与谜语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猜谜的过程中巩固数学概念。一条条充满趣味的谜语,如“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思维火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讨论,课堂气氛热烈非凡。通过这种方式,张老师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分数的妙用”环节更是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张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如何公平分配遗产”等,引导学生们学习分数的运算和应用。他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大胆发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一位学生在课后兴奋地说:“原来分数这么有用,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数学!”
激发兴趣,助力乡村教育
这堂趣味数学课,不仅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更是一次创新教育的尝试。张浩用他的智慧和热情,将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趣味课程,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张浩在课后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学好数学。”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听讲。
志愿同行,点亮乡村孩子求知路
在支教的道路上,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回顾今日的趣味数学课,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创新教学不仅是方法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每一堂课,都是一次与孩子们心灵的对话;每一次互动,都是一场思维的碰撞。
在乡村教育的征程中,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能够改变命运,知识的种子能够萌发希望。他们将用更多的创意和热情,为乡村孩子搭建起通往知识世界的桥梁,助力他们跨越山川湖海,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亚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