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剪童心,非遗润课堂:武汉工程大学“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在通城县隽水小学开展剪纸艺术课

发布时间:2025-08-10 13: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澜馨   阅读 7.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石崇涛 赵鑫瑞 刘邦雄 赖闽韬)为传承中华非遗文化,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实践精神,武汉工程大学“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近日走进通城县“暑假学堂”隽水小学托管点,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剪纸艺术课。

图为志愿者在讲注意事项

在课堂上,志愿者们先通过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让孩子们了解剪纸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带领学生们走进这门传统艺术的奇妙世界。红纸翻飞间,剪刀流转,志愿者们示范了“对称窗花”“生肖福字”等基础剪纸技法,让学生们了解基础操作后,志愿者们便开始分发剪材料给孩子们并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孩子们拿到纸张后便开始进行他们的“大制作”,有的想剪生肖龙,有的想剪中国结,有的甚至想剪越王勾践剑,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想象力。

“剪纸要注意折纸的层数和下刀的角度,每一剪都要稳而准。”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将普通的红纸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在本次课堂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略显生疏的剪裁到后来可以独立完成自己喜欢的剪纸形状,教室里洋溢着专注而欢快的气氛。孩子们的作品从简单的五角星、爱心,逐渐升级为复杂的蝴蝶、灯笼,甚至融合了现代元素的“卡通生肖”,展现出童趣与传统的碰撞。

图为小朋友在创作自己的折纸作品

在作品分享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的剪纸:有可爱的福娃,受人爱戴的财神,寓意幸福的福字。在这堂课上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技艺,更读懂了剪纸背后的祝福与期盼。有的孩子还主动提议剪‘老师肖像’,这份心意让志愿者们特别感动。志愿者石崇涛表示,“这让我们认识到了,这次暑假托管班是我们和学生的双向奔赴。我们从教导学生完成暑假作业和科普一些溺水知识到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们在托管班中学到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而学生们也从一开始对我们有点生疏到后来见到我们就说声‘老师好’并且每天和我们打招呼分享他们的趣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成就感和支教独有的幸福与纯真。”

课程负责人喻梓恒表示:“剪纸不仅是手艺,更是培养耐心、专注力和文化认同的载体。看到孩子们从‘不敢下剪刀’到‘创意满满’,我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的力量。”在课堂结束后孩子们把这些作品带回家中展示给他们父母,他们不仅得到了家长的夸赞,也在家长中传播了剪纸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图为志愿者协助小朋友创作

这个夏天,“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以及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为乡村儿童打开了传统文化的美育之窗。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创新形式助力传统文化非遗传承,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

实践团:“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

通讯员:石崇涛 赵鑫瑞 刘邦雄 赖闽韬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宋澜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