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寻根·工运溯源·科技实践 —— 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铸魂探轨忆芳华”实践团队附湖北武汉开展暑期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09 15: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顾屹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6日至7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校史传承-精神溯源-科技实践”为主线,赴合肥、武汉两地开展“三下乡”主题实践,解码工业报国精神的时代内涵。

校史寻根:八秩报国路,精神一脉

▲图为学长讲述精密仪器的工作原理

团队以合工大校史馆、纳米测量实验室为起点,通过线下参观与线上VR展厅结合的方式,系统回溯学校发展历程。校史馆内,泛黄的老照片与地标建筑模型,见证“工业报国”初心从1945年萌芽到“双一流”建设的传承;纳米测量实验室中,高精尖设备的精密运作,诠释“崇实尚新”校训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度融合。

工运溯源:铁轨印迹深,精神永
团队奔赴武汉后,走进二七纪念馆与全华总工会纪念馆,通过300余件文物与数字化展陈,梳理中国铁路从蒸汽时代到高铁时代的跨越式发展。

▲图为成员参观史料展陈

泛黄的罢工传单、锈迹斑斑的信号灯,生动再现工人运动的壮阔历史;高铁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创新突破,更彰显当代工业人“宁死不屈”革命气节与“科技报国”使命的传承。实践以历史为镜,展现中国工业人精神谱系的一脉相承。

科技实践:以精测技术,续工业新篇

▲图为“小小讲解员工作实录”

将校史教育与红色资源结合,以影像记录工业文明印记,用数据解析精神传承密码。成员化身“小小讲解员”,拍摄宣传视频;将纪念馆老照片与校史馆史料剪辑成跨越时空的“对话”,献礼学校八十华诞。实践以科技为翼,让历史可触摸、精神可传承,书写青年学子“以专业赋能文化”的实践答卷。

七日双城践悟,团队以校史为根、工运为魂、科技为翼,将“工业报国”的初心融入实验、调研与创作。当代青年以实干证明:不仅能读懂历史、继往开来,更能以专业知识工业报国、创造未来!

撰文 | 顾屹、张心泽

图片 | 赵雯琦

审核 | 芦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顾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