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衿津农星播队”踏着热浪奔赴西青区王稳庄镇东兰坨村,一场非遗传承与电商赋能的青春实践正在这里悄然展开。在中华文明的长卷中,非遗如星光闪烁,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田野。当古老技艺与现代青春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深入村庄:指尖技艺的奇妙课堂
一到村里,团队成员们就被浓厚的编织氛围吸引了。在书记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村民家中、村文化站,开启了拜师学艺之旅。只见老师手指翻飞,藤条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斜编提包就初具雏形。队员们围坐在老师身边,从头开始学起。“压一挑一”,这是编织的基本口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成员们刚开始笨手笨脚,藤条也不听使唤地“打架”,但在书记与老师一遍遍耐心的示范下,队员们渐渐找到了感觉,体会到了指尖韵律的美妙。更让队员们着迷的,是编织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触摸着这些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手工艺品,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传承的责任。
学以致用:青春智慧点亮“云上工坊”
传承为基,创新为翼。当古老的草编技艺融入年轻血脉,变革的种子开始萌芽。光学会手艺还不够,“青衿津农星播队”的使命是助力乡村发展。看到村民们虽然手艺精湛,但在电商直播这条新路上还在摸索,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第一步,品牌形象设计。队员们发挥年轻人的创意和审美优势,认真研究市场趋势,结合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理念,为村里的编织产品构思了清晰、吸引年轻人的品牌形象,让这些“土”手艺也能拥有时尚的“面子“。
第二步,实战直播。队员们亲身走进直播间,化身“星播官”,用Z世代的语言讲述草茎间的匠心故事。镜头前,他们不再是腼腆的学生,而是充满热情的产品推荐官。讲解“压一挑一”口诀背后的匠心,将其与现代家居收纳需求结合起来,让老手艺有了新场景。队员们积极优化直播流程和话术,提升互动感。致力于提升直播间的热度,提高观看人数与互动留言,争取增加订单量。看到自己参与直播的产品被网友下单,队员们和村民们都备受鼓舞,信心倍增。
收获满满:青春在乡土中拔节生长,指尖星光照亮振兴之路
当青春与乡土深情相拥,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成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短短几天的实践,队员们收获的远不止一项编织技能或直播经验。而是责任与担当、能力与成长、温情与感动。
“青衿津农星播队”的实践或许短暂,但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涟漪。用青春的热情拥抱了古老的技艺,用创新的思维赋能了传统的产业。这趟下乡之旅,于队员们而言,是成长;于村庄而言,是希望;于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而言,是一股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期待未来,有更多青春身影,加入这场传承与创新的壮丽征程!
撰文 | 刘佳妮张馨冉
图片 | 青衿津农星播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佳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