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孙一飞、崔妍)为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2025年7月28日至30日,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烟台经验 数智未来”国贸先锋实践队深入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聚焦“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数智化转型”发展模式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作为全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源地,栖霞市通过基层党组织整合资源、创新产业形态,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实践队此行深入烟台栖霞,记录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鲜活实践。
从胶东抗大教育基地出发,实践队在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洗礼中,正式开启本次调研之旅。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无声诉说着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的红色记忆,为后续调研栖霞新时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创新发展之路奠定了精神基调。
▲图为实践队在胶东抗大教育基地前重温入党誓词
党建引领:合作社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能
锚定“党建领航”,实践队以基层实践为镜,见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如何让乡村资源“活”起来。
在翠屏街道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的仓库里,工作人员正将包装好的烟薯25、苹果干等产品搬运到顺丰物流车上。联合社理事长姜志国书记指着墙上的产业链图谱介绍:“2019年刚起步时,58个村各自为战,优质农产品卖不上价。现在通过党组织牵头,我们把闲散土地、空置房屋都盘活了。”联合社统一注册品牌后,建立起“玉米种植—牛羊养殖—粪便还田”的生态闭环,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村民在合作社从事分拣包装工作日均能收入100至200元。65岁以上老人每逢佳节都能领到米面粮油,村集体收入已能自主承担电费、水费等开支。
▲图为姜志国书记为实践队队员介绍联合社特色农产品
庙后镇后许家村的文化广场旁,公示栏上的“党员办实事清单”密密麻麻地打着对勾。村委副主任王义喜指着清单说:“我们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7年,靠的就是‘党员会+实事惠民’。”这个超前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村庄,最初推进产业多元化时,不少村民对从传统种植转向旅游业心存疑虑。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反复宣讲,组织大家参与环境清理等实务讨论,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信任。面对资金短缺等困难,村集体通过自筹和借款保障运营,让村民在合作社发展中持续受益。如今村里环境整洁,特色种植产业兴旺,傍晚的文化广场上,跳着广场舞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生动诠释着党建引领之力如何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后许家村副主任王义喜进行访谈
唐家泊镇肖家夼村的苹果园里,村书记王鹏绩正用修枝剪示范新品种的修剪技巧。“2016年成立合作社时,我们连运营模式都不懂。”他回忆起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学习时的启发,依托牙山自然保护区优势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带着村民一步步走出贫困。作为省级示范社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该村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共建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通过微信群实时传递种植技术,把爱学习的村民都纳入技术推广网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是开绿灯,得靠党员有经营头脑。”王鹏绩引用浙江大学教授的话强调,村里每引进爱妃、红富士等新品种都极为谨慎,党员先试种成功后再推广,如今村民年收入稳步增长,对党支部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合作社还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合作建设电商团队,解决山区直播设备受限难题,让优质苹果通过多渠道走向市场。
▲图为肖家夼村书记王鹏绩为实践队队员讲解苹果种植技术
范家村吉洋果蔬农业合作社的苹果园里,标准化修剪的果树枝条整齐划一。村书记邹国洋回忆起2014年创业初期的困境:“缺资金、缺技术,村民还不信任,我个人垫了80万,家里负债100万。”党支部通过“保底分红+工资保障”机制逐步赢得信任,组织社员外出学习技术,建设自动化分拣和冷链设施,发展100亩草莓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如今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苹果、樱桃等主打产品通过线下展销、线上平台和政府采购多渠道销售,社员每年能获得保底分红和额外收益。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范家村书记邹国洋进行访谈
智创未来:数字技术重塑农业发展格局
聚焦“数智赋能”,实践队以技术应用为脉,探寻数字工具如何为传统农业装上“智慧引擎”。
众一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AI分拣设备正高速运转,每小时可检测2.1万个苹果,精准区分糖度、酸度等24项指标,准确率达98%。总经理丁浩腾向实践队展示:“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果园、区块链溯源‘一果一码’,我们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数字平台。”这套由栖霞市供销社联合公司搭建的全产业链智慧平台,实现了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用手机扫描苹果上的二维码,种植过程、施肥记录、检测报告等信息即刻呈现。目前已改造老旧果园3.5万亩,带动全市果园改造提升10万亩,生产成本降低20%,损耗率降至5%以下,年减少废弃物1200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发的果园智能管理机器人,集成高精度导航、3D建模技术,正逐步解决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图为众一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浩腾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仓库
桃村镇接官亭村神富庄园的数字大棚里,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在手机上实时更新。理事长江永清现场演示用手机APP远程操控风口大小:“当温度超过30度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风口,水肥一体机每小时的施肥量都能精准控制。”这个投资近50万元的数字化大棚,采用双层防晒网系统和空中钢丝网结构,实现自动收放功能,一亩地建设成本达15万至18万元。庄园培育的俄罗斯八号樱桃因品质高端,市场价格高达三百多元一斤。江永清坦言,尽管数字化设备初期投入大,但通过精准管理,草莓、葡萄等水果实现反季节种植,产量提高15%,有效延长了销售周期。
▲图为神富庄园理事长江永清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数字大棚
庙后镇丰卓果业合作社的组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樱桃苗木培育。经理柳文斌介绍,实验室已培育出四十多个大樱桃新品种,专注研究的吉塞拉根系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病性。“我们通过数字化控温设备模拟不同气候条件,育苗成活率比传统方式提高30%。”联合社的150亩示范园里,新型防雨棚通过钢架、遮阳布和塑料膜构建防护体系,有效防止樱桃裂果。虽然尚未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但已采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当温度高于23度时打开内遮阳,28度时启动风机配合水帘降温。通过密集种植和滑轨运输设施,每亩樱桃年收益可达8万元。合作社还引入专业电商团队开展抖音直播培训,单日销量最高达几千单,每单价格在99至129元之间,同时通过高端客户私人订制、朋友圈销售等多渠道拓展市场。
▲图为庙后镇丰卓果业合作社的樱桃育苗基地
后铺村的草莓大棚里,技术员周洪平正通过手机调整水肥灌溉参数。“以前凭经验,现在靠数据。”村书记邱靖开介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引入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每月指导,采用数字化大棚育苗技术,草莓成活率显著提高。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和务工获得双重收入,年收入约30万元,土地租金从每亩500元提高到1000元。尽管新技术开发应用的路上不免历经波折,但党员带头试验技术,今年苗情向好,预计收益将大幅提升。村内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完善,卫生环境也得到根本改善。
▲图为后铺村妇女主任李文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数字果园
薪火相传:红色基因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紧扣“红色传承”,实践队以精神谱系为魂,感悟红色基因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松山街道“果都红·党员之家”的展厅内,泛黄的老照片与现代党建图表相映成趣。这座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党员教育综合体,是栖霞市委组织部整合纪委、宣传、党校等11个部门资源,仅用三个月就建成的乡镇党校升级版。党建办工作人员郭昊介绍,中心采用“12345模式”运营,围绕“三合理念”建立政治理论、党性、知识技能三套教育体系,在松山、翠屏等五个镇街铺设教学网络,2024年已成为烟台市委党校教学区,承接全市科级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在“知”“行”“意”“情”四个展区组成的乡村振兴会客厅,详实的图文资料系统展示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从艰难探索到形成“七统一”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诠释着“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实践逻辑。
▲图为实践队在松山街道“果都红·党员之家”参观学习
松山街道代家村的非遗工坊里,十余名妇女正专注地制作棒槌花边。村书记衣殿英拿起一件融合现代设计的刺绣摆件说:“这些留守妇女以前围着灶台转,现在靠手艺挣钱。”合作社组织妇女传承布艺、草编等传统技艺,开发的文创产品和家居装饰成为旅游热销品。“手工艺+旅游”模式,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村里还依托3400亩林地发展生态种养,游客可参与采摘、抓鸡等体验活动,农旅融合让村庄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
▲图为代家村书记衣殿英为实践队队员讲解非遗手工
锦礼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城市会客厅”直播间里,剪纸非遗传承人正在现场创作苹果造型剪纸,边剪边讲解“平安喜乐”的文化寓意。电商负责人史小倩介绍:“我们正打造‘官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直播账号,突出每颗苹果可溯源的核心卖点。”作为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中标单位,中心依托牟氏庄园出口的地理位置优势,已吸引中泉食品、德丰食品等数十家企业入驻。在物流服务方面,中心在镇、村两级建成标准化服务站点,配备传送带等自动化分拣设备,老人收发快递无需再跑镇级网点。结合“黄河大集”“农民丰收节”等主题活动,形成“非遗展示+产品销售+文化传播”的多元模式,苹果深加工产品线上订单最远送达海南三亚。
▲图为锦礼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史小倩为实践队队员讲解电商运营模式
实践队在调研中发现,栖霞市将红色传承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党建引领凝聚人心,用数智技术提升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从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党员带头创业到村民共同致富,栖霞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和数智赋能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烟台经验 数智未来”国贸先锋实践队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思路,让栖霞经验在更广阔的乡村土地上生根发芽,书写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一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