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权心权益”暑期资助走访团从云南曲靖启程,历经4小时的跋涉,抵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场满载温情的资助走访实践就此展开。此行旨在深入探访贫困学子家庭境况,传递国家与学校的资助政策温度,为经济困难学生送去关怀与希望,助力乡村振兴。
山路迢迢,温情相迎:新海资村的淳朴之约
清晨的阳光洒在蜿蜒的山路上,走访团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水果和牛奶,踏上了前往新海资村的旅程。得知团队即将到来,李同学的家长早已等候在村口。“听小璇说你们要来,我早早等在这里,哈哈村子岔路比较多,怕你们找不到路。”李同学家长热情的话语,驱散了一路的疲惫。走进李同学家中,朴实的农家庭院充满暖意——家长连忙拿出水果招待,执意要煮面条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成员们的真诚推脱下,这份淳朴的关怀化作围坐交谈的真诚氛围。
图为李同学家长拿水果招待团队成员
倾听与关怀:了解家庭困境,传递政策之光
围坐交谈中,走访团成员与李同学及其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与现实困难。李同学家以种植杨梅树、售卖杨梅为生,家中尚有正在读四年级的妹妹。近期,外公生病住院,外婆搬来同住照料,不仅增加了医疗开支,也让本不宽裕的生活更显拮据。经济压力如大山般压在肩头,却让李同学更显坚韧:“我在入学前便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入学后又顺利申请到国家助学金,真的非常感恩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给我们家庭减轻了很多经济负担。”
图为走访团成员给李同学及其家长讲解资助政策
团队成员悉心聆听,针对李同学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解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具体申请流程、覆盖范围及后续支持。从学费减免到生活补助,从贷款优惠到勤工俭学机会,每一项政策都被细细拆解,为李同学及其家长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求学无忧”之路。走访团成员更鼓励李同学保持积极心态,以知识改变命运,用努力回馈社会。
以行动践行使命:物质关怀与长效帮扶并重
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政策宣讲,更是四川农业大学“权心权益”资助走访团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团队为李同学家庭送去了水果、牛奶等物资,更通过面对面交流,建立了长期帮扶的联系纽带。成员们认真记录李同学家庭困境与需求,表示将结合学校资源与政策,为李同学定制个性化的帮扶方案,确保资助措施精准落地,助力其顺利完成学业。
教育扶贫在路上:传递希望,播种未来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国家资助政策的初心,亦是四川农业大学“权心权益”资助走访团的行动指南。通过深入乡村、直面困境,团队不仅为李同学家庭送去了切实的帮助,更收集了第一手的困难学子数据,为后续优化资助政策、完善帮扶机制提供了宝贵依据。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走访活动,将国家的关怀与学校的支持送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身边,让教育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此次云南红河之行,是四川农业大学“权心权益”资助走访团在践行教育扶贫道路上的又一坚实脚印。以温情叩开家门,用政策铺就求学之路,团队正以行动诠释“资助育人”的深刻内涵,为学子逐梦护航,为时代发展蓄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教育公平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等待绽放出改变命运的璀璨之花。
撰文 | 陈柳
图片 | 陈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