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 (通讯员 孙宇菲、舒佳乐、李东阳、李乐晗、万俊恒、陈家萌、肖力维、刘爽欣、杨琳、段依凡、王忆、杨雨杰、林铭炜、罗浩、张昆尧、杜宣纬)为积极响应青年发展规划号召,全面落实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心理韧性、提升安全自护能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三行寻暖意·青春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期在指导老师杨伟、李晔、王启慧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队深入郑州养老机构、文博场馆、经典地标、文创园区等地,以志愿服务、实地访谈、史料研习、微团课录制等多元方式,开展解压行、调研行、志愿行三大行动。
图为实践队员在学院楼前合照
志愿之行,青春叩响关怀门
实践团队来到惠济颐和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以青春温情,叩响养老心理关怀之门。在养老院负责人的协助配合下下,实践队员们通过与老人合作进行简单小游戏,锻炼老人思维能力,并拉近彼此距离。随后,实践队员向老人科普心理小贴士,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和老人一起做压力缓解操。此趟颐和养老院之行,实践队员以倾听共情为锚,用正向鼓励作帆,传递温暖力量,同时深刻领悟到心理健康服务在养老领域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人玩益智拼图
为汲取奋进力量,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二七纪念堂——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旧址,通过参观感悟厚重的历史记忆,深入领会团结、斗争与奉献的内涵精髓。在中原英烈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被先烈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他们凝望旧物,仿佛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默哀、鞠躬、献花,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英烈的无限敬仰。这次经历在队员们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激励他们以英雄为榜样,让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为英烈献花
调研之行,履迹交流探心迹
在郑州开展的心理健康调研活动中,实践团队深入不同场所倾听青少年群体的声音。二七广场周边,队员们通过一张张问卷,真切地读懂了青少年的心声,深刻体会到,关注心理健康,既要运用专业知识搭建桥梁,更需以真诚之心贴近心灵,这正是青年学子参与社会服务的核心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研
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团队开展了实地调研与访谈。队员们与青少年、大学生等不同人群深入交流,细致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主要压力来源及情绪调节方式,并认真做好记录。同时,团队自发组织起来,为园区内辛劳工作的工人送去饮用水,用朴实的行动传递关怀与温暖,切实拉近了与社会基层的距离。
图为实践队员向环卫工人递上矿泉水
解压之行,文脉铸青春
文脉赓续,铸就自信。实践团队走进郑州美术馆,笔触间的澎湃激情、色彩里的信仰力量,生动诠释了艺术如何记录时代、传承青春的创造力,正是文化延续的鲜活力量。实践团队最后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黄河奔涌如万马奔腾,仰望着炎黄二帝塑像,队员们明白了“黄河宁,天下平”的深层内涵。从画笔到河脉,文化自信既要从艺术中汲取审美力量,更要从母亲河的磅礴中筑牢根基,唯有将多元文化养分融入血脉,才能让青春在传承中更有厚度。
图为实践队员为小朋友讲解文艺作品
此次郑州之行,实践队以多元实践织就暖心网络,以陪伴传递温情,筑牢养老志愿行根基;用脚步丈量实情,深化基层调研行成效;借艺术自然疗愈,探索心灵解压行新径,既践行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初心,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厚植情怀。未来,团队将带着收获继续探索,让青春力量在服务社会中持续绽放,为未来续写更多温暖篇章蓄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宇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