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教育到前沿科技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年学子多维实践锻造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06 16: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依佳   阅读 9.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胡依佳 范韵淇)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行走中华·智汇沪航"校级社会实践队奔赴上海,开展为期5天的红色基因寻访与科技创新探秘之旅。实践队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知名企业参访、校友对话和高校参观,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探寻青春坐标。

红色记忆:在历史场景中淬炼初心使命

在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一堂以一段历史、一张照片、一封家书、一首诗词为叙事载体的情景党课让队员们穿越百年时光,重溯1924年毛泽东在沪革命足迹。党课尾声处,实践队中的党员师生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上海市静安区档案馆的参观,队员们系统了解了静安区从红色热土到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变化。在与静安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及哈工大选调生代表徐魁的座谈会上,队员们感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上海市静安区的红色历史。王锦泽供图

产业前沿:于重器观摩里厚植报国理想

在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队员们系统了解我国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等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就。十八室党支部书记蔡先军详细介绍了空间技术与卫星研制。这次参观交流让队员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航天人的使命担当,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理想信念。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飞机样机,感受大飞机创业精神。在上汽大众的参观展厅,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企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蜕变,并在座谈会中收获行业趋势、职业发展路径的宝贵经验。在上海小红书,公司HR向队员们介绍企业文化、业务布局及校招计划,田雨禾校友则结合自身经历,就行业认知、职业规划和能力提升提出了建议。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参观飞机样机。王锦泽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上汽大众交流座谈。王锦泽供图

校友引航:从殷切嘱托中感悟校训传承

走进校友创业公司,感受创业历程。实践队走进湖州丽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瑞昱云科技有限公司,与哈工大校友、企业创始人王士涛和郭芳瑞交流座谈。创始人王士涛校友以竹子生长为喻,强调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建议队员们要锻炼韧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在上海瑞昱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芳瑞介绍公司定位、核心业务与目标,并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和经验,一一解答了队员们关于创业关键经验、挑战与自身发展的问题。校友们的经验分享与殷切嘱咐让队员们感受哈工大人对“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图为王士涛校友与实践队员交流。王锦泽供图

学府问道:在学术殿堂中探寻科技之光

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队员们跟随志愿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展品,系统了解交大的发展历程。随后参观的李政道图书馆,让队员们深入了解李政道的科研历程和学术成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朱德智代表介绍了研究院发展及潘建伟院士团队“敢为天下先”的科研精神,重点讲解了“九章”量子计算机、“墨子号”量子卫星、“京沪干线”量子通信网等前沿成果。队员们就科研方向、学术能力培养等提问,朱德智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解答。这次高校走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百年学府的文化积淀与当代科研的开拓创新,让年轻学子们更加明确了肩负的时代使命。

五天的沪上之行,队员们既在红色地标中汲取精神养分,又在创新高地感受时代脉搏。队员在毛泽东旧居触摸历史温度,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仰望科技星空时,更加懂得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背后的时代使命。队员们表示,将以此为新起点,传承红色基因,投身科技创新,让青春在强国建设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撰文:胡依佳 范韵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依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98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