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青年学生团队在和君教育小镇为职工带来红色主题课程

发布时间:2025-08-06 10: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沈昕瑶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四名学生付卓宸、陈彤芳、杨子萱、沈昕瑶组成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江西和君教育小镇,为当地绿化、客房服务、宣解等岗位职工带来一堂主题为“职工群体续写‘大思政’育人新篇章”的红色党课。此次活动既是推动革命传统教育扎根苏区乡村的实践行动,更是华东师大青年学生向守护红军旧址的基层工作者反哺红色文化的“双向奔赴”。

学生为职工开设的红色课程

回溯历史悟精神

宣讲伊始,付卓宸以陈毅《梅岭三章》中“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铿锵诗句开篇,深情回溯陈毅在生死关头以笔明志的壮烈场景,进而阐释赣南留守红军在极端困境中铸就的“信念如磐、人民至上、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精神内核。

宣讲中,实践团将目光聚焦小镇所在的梓坑村,结合当地保存完好的留守苏区红色旧址群,包括中央总供给部旧址、中央军区政治部旧址、国家银行旧址、中央兵工厂旧址,展现这些“活化石”通过沉浸式教育焕发出的红色资源新生。同时,还介绍了小镇“村企融合”模式带动集体收益增长、红色情景剧《梓坑薪火》传播红色文化等案例,直观呈现留守红军精神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的强大生命力。

留守苏区中央总供给部旧址

结合实践谈转化

针对职工如何在新时代践行留守红军精神,实践团提出了“融合、浸润、传递”的三步走实践路径。一是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红色课堂”、“重走红军路”等活动,深化精神认知。二是在日常工作中以坚守岗位、团结协作体现责任担当。三是在服务细节中巧妙融入红色元素,向游客和身边人传递这份宝贵的精神力量。

互动环节中,职工们结合自身经历踊跃分享感悟。"走进苏区时期那些旧址,让我们能直观地'触摸'到历史。那种坚定信念是革命年代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一位女职工动情地说。另一位男职工以绿化工人为例感慨:"酷暑里他们坚守岗位,汗水湿透衣衫仍一丝不苟,这份责任担当与当年红军守阵地的信念一脉相承!"

职工代表发表感悟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小镇职工在感悟红色精神中增强了乡村振兴的责任感,更搭建起高校学子与基层职工“双向学习、共同成长”的桥梁,生动诠释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的核心价值,成为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的鲜活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昕瑶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