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学子探寻县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医-社”融合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8-07 09: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炟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织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基层“家-校-医-社”协同体系是关键。2025年7月28日至29日,福建中医药大学“润心拾光”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建晋江,聚焦县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特别是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开展深度调研,探寻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机制的基层路径。


问诊基层:聚焦体系堵点

在晋江市第三医院,实践队深入诊室,与医护及患儿家庭深入交流。一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与挑战”座谈会,直指资源不均、人才短缺、联动不畅等基层痛点。队员们从管理视角思考优化方案,并倾听了家庭运用中医药辅助心理调适的需求与期待,凸显家庭联动支持的重要作用。

家校协同:前移预防关口

在晋江市妇联,双方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针对家校社信息不畅、家长知识匮乏等难题,探讨如何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简便情志调适方法融入家庭教育指导,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坚实后盾。

岐黄赋能:中医情志疗愈潜力

晋江市中医院的“儿童青少年情志病防治”座谈会上,实践队与专家共议中医药疏肝解郁、身心同治的独特优势。重点探讨了将中医情志理论、耳穴压豆、推拿等适宜技术引入校园心理课程、强化健康副校长中医药运用能力、优化校医协作机制等创新路径。访谈资深中医师,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在应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潜力与推广瓶颈。


社区扎根:传统智慧焕发活力

走进社区中医馆,队员们亲身体验中医魅力。中医馆将简单的情志调适方法(如穴位指导、养生茶饮、八段锦)融入社区服务,为居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家庭提供便捷、亲和的心理支持,展现了中医药在社区心理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青春力量护“心”成长

晋江之行,是生动的国情课与实践课。队员们看到了基层构建“家-校-医-社”网络的努力与成效,也认识到资源分配失衡、联动机制薄弱、中医药优势待深化等挑战。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将中医药智慧创造性融入现代心理健康体系,是筑牢基层防线、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要路径。实践队员们表示,将梳理成果,建言献策,为完善县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贡献才干,以青春之力守护万千儿童青少年的“心灵绿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