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通讯员李慧欣 李奕璇)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诗韵探行,雅句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街道美蠡雅社区,以“诗歌润童心,书相伴成长”为主题,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浪淘沙》古诗鉴赏活动。活动通过诗词讲解、情境体验、互动游戏等丰富形式,让孩子们在诗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书香中收获成长的力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当孩子们稚嫩的诵读声在社区活动室里响起,传统文化的种子正悄然在他们心中扎根。
图为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为社区孩子们授课 李奕璇供图
溯诗词之源:从黄河奔腾到诗人情怀
在讲解诗词背后的情感与时代背景时,志愿者们重点介绍了诗人刘禹锡的生平与创作心境。“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自己也经历了多次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浪淘沙》这首诗看似在写黄河的雄伟,其实也寄托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志愿者们通过讲述刘禹锡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诗词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诗人情感与精神的寄托。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怀,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角色扮演活动。孩子们化身“小刘禹锡”,想象自己站在黄河岸边,面对奔腾的河水会抒发怎样的感慨。“我会说,黄河啊,你真勇敢,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一直向前!”“我要像黄河一样,不怕风雨,努力成长!”孩子们真挚的话语,展现出他们对诗词情感的独特理解。
图为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 李奕璇供图
拓诗词之境:从星河想象到科技探索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中这句充满浪漫想象的诗句,为活动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志愿者们抓住这句诗的特点,将诗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从诗词到宇宙”的探索之旅。
“同学们,古人认为银河是天上的河流,还想象着能登上银河与牛郎织女相见。现在,我们的航天探测器真的能飞到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啦!”志愿者们通过图片和短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志愿者们趁机引导孩子们:“古人用诗词表达对宇宙的向往,现在我们用科技实现对宇宙的探索,虽然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志愿者们还教孩子们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诵读《浪淘沙》。“大家跟着我一起,一句一句来,注意节奏的起伏。”随着整齐的拍手声和诵读声,诗词的韵律在孩子们心中流淌,他们渐渐体会到“浪淘沙”三个字中蕴含的顿挫感,仿佛看到了黄河波浪层层叠叠的样子。
图为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为社区孩子们授课 李奕璇供图
融诗词之趣:从互动游戏到亲子共读
“诗词消消乐现在开始!请大家在九宫格中找出《浪淘沙》的诗句,先找到的同学有小奖品哦!”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游戏。“诗词消消乐”中,孩子们专注地在九宫格卡片中寻找诗句,有的小声念叨着“九曲黄河……”,有的和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提醒,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亲子共读”环节,邀请家长们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诵读《浪淘沙》,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我小时候也学过这首诗,但今天和孩子一起读,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一位家长感慨道。在亲子互动中,有的家长为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学诗的故事,有的和孩子一起用画笔描绘黄河的景象,温馨的氛围让诗词成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纽带。
图为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为社区孩子们授课 李奕璇供图
承诗词之脉:从活动收获到成长力量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我的诗词感悟”分享会,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孩子们的话语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对诗词的热爱和对成长的期待。
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古诗鉴赏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希望高校的实践团队能经常来社区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书香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据了解,将继续开展“诗歌润童心,书相伴成长”系列活动,走进更多社区,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经典古诗的鉴赏课程。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他们在书香的浸润中培养阅读兴趣,收获成长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黄河的奔腾到星河的浪漫,从诗人的情怀到孩子们的感悟,这场《浪淘沙》古诗鉴赏活动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传统文化与童心世界。在诗词的浸润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文化的热爱与对成长的向往;而对于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说,这场活动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他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与责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在诗香中成长的孩子们,终将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让诗词的魅力永远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通讯员 李奕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慧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