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为弘扬优秀廉洁文化,汲取奋进力量,广西师范大学“桂廉青语”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16日奔赴桂林、百色、钦州等5市6县乡土,紧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育人目标,为百余名壮乡娃锻造“清廉成长第一课”。团队创新打造剪纸话廉、童谣唱廉、动画喻廉等趣味课堂,将抽象廉洁理念化作童真童趣的互动体验,让“不拿同学一块橡皮”的清澈认知扎根童心,推动清廉基因在八桂新生代中薪火相传。
图为桂廉青语实践团合照
青语播廉种 童趣润心田
7月14日,在百色市德保县大坤村,成员们为小学生精心打造“清风伴成长,廉洁润童心”趣味课堂。“规矩不逾矩,底线不触碰,红线不踩踏”,《新龟兔赛跑(廉洁篇)》动画揭开了廉洁趣味课堂的帷幕,以乌龟拒绝诱惑的情节初步诠释了“不贪不腐”的廉洁内涵。课堂上,成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子罕不受玉》、《杨震暮夜却金》等历史廉洁小故事,解读廉洁的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及历史渊源,让孩子们感受历史长河中清廉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通过组织“廉洁故事我来讲”、“廉洁小画家”等互动环节,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以童心童语、笔画色彩,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廉洁种子。三年级学生农小花在梦想分享会上鼓起勇气说:“长大后想要当一名老师,要像焦裕禄爷爷那样帮助别人,不收学生家长送的礼物。”这番稚嫩的话语引来阵阵掌声,也让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孩子心中发芽的廉洁种子。
图为百色市德保县大坤村的小学生积极参与“廉洁小画家”活动
剪纸裁廉意 童声诵清风
7月6日,桂林市资源县社岭村迎来了一场“清风沐童心”的廉洁互动课堂。剪纸课上,孩子们将红纸蜕变为象征清廉的莲花、翠竹;家风故事会上,孩子们共读《陶母退鱼》、《包拯拒礼》等经典故事。当孩子们高举亲手剪出的“廉洁小红花”合影时,那些绽放在乡土间的笑脸,已然是廉洁种子破土的初证。四年级的李同学一句“不随意拿同学橡皮就是廉洁”的童言道出了廉洁教育扎根生活的质朴真理。夜幕降临,团队围坐复盘细节,队长严同学感慨:“孩子们用‘不拿别人东西’理解廉洁,让我们意识到价值观教育需扎根生活实际。”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桂林资源县社岭村开展廉洁剪纸课堂
客韵润廉心 童誓映赤诚
在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的玉林博白县,实践团以本土文化为纽带,打造“三境式”廉洁互动课堂。实践团成员精心改编《客家童谣话廉洁》动画短片,“客家小哥拒收谢礼”的情节趣味展开,悄然为孩子们解锁“不贪小利”的廉洁密码。在“问答明廉”环节,课堂围“同学间要不要攀比”、“捡到东西怎么办”等校园话题展开讨论,让孩子们明白廉洁就在身边。课堂尾声的“誓言承廉”环节,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普通话诵读《少年廉洁誓言》,清澈的童声回荡在空气中,将廉洁的种子深植心间,在客家文化沃土中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玉林博白县社区为学生们讲述廉洁的历史渊源
青年说廉洁 弘扬新风正气
7月16日,在防城上思县廉洁课堂聚焦青年群体。实践团成员走进防城港市上思县消防救援大队志愿者中心,面向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廉洁文化宣讲活动,推动廉洁理念与青年成长同频共振。实践团以广西师范大学独秀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为切入点,详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石刻的廉政隐喻,讲述“卓然独立天地间”碑刻承载的浩然正气。面对学生“只在课本中见过廉洁字眼”的坦言,成员结合《志愿服务条例》解读、学生干部履职规范等课题,开展“青年说廉洁”主题讨论,引导青年群体关注并积极践行廉洁文化理念,在青年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防城港上思县社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廉洁文化宣讲
从壮乡孩童的童趣课堂到青年学子的深度对话,桂廉青语实践团以青言青语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播撒廉洁文化种子,助力培养廉洁价值观念,上好“清廉成长第一课”!未来,团队将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充分发挥青年优势与专业优势,探索更多元的廉洁文化传播路径,让廉洁之花在青少年心中常开不败,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严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