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汪子一 陈曦 聂毓莹 邓宝玉)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县泉塘中学,开展“乡村低碳实验室:家庭碳排放计算与优化”主题课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教学与互动实践,提升乡村青少年气候素养,推动低碳理念在家庭场景中的落地生根。
“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项目的核心要义在于弥合城乡可持续发展教育鸿沟,确保青少年群体在气候行动中“不掉队”。牛犇犇志愿服务团此次课程设计,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度践行。
活动中,志愿者团队以“认知—计算—优化”为主线,构建了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教学体系。理论讲解环节,志愿者结合乡村生活实际,通过“碳足迹计算沙盘”教具演示,将抽象的碳排放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从家用冰箱每日耗电量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私家车每升燃油产生的碳足迹,志愿者用本地化案例解构碳循环原理,使学生直观理解“低碳”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
图为志愿者正在进行宣讲 供图1
实践互动阶段,课程创新性地引入“家庭碳排放诊断”工作坊。学生们分组使用定制化计算表格,依据家庭用电、燃气、出行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学生在测算自家每月用电的碳排放量时,通过对比“1棵冷杉每年固碳4kg”的生态数据,自主推导出“节约100度电相当于种植1棵树”的结论,这种具象化认知远超单纯的理论灌输。志愿者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不仅关注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更主动探讨“水稻秸秆还田减少甲烷排放”“太阳能路灯推广”等贴合本地实际的减碳方案,展现出强烈的在地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特别注重“青年赋能”的项目宗旨。志愿者引导学生以“家庭碳优化顾问”身份,为自家设计包含“空调调至26℃”“循环利用淘米水”等条目在内的个性化方案,并通过“减碳承诺墙”强化行动力。这种“从课堂到家庭”的延伸设计,使低碳教育突破校园边界,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与“培养青年气候行动者”的目标高度契合。
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泉塘中学学生碳环保意识从模糊的概念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自觉,主动参与气候行动的责任感增强。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表示,后续计划联合学校开发“校园低碳积分体系”,推动短期教学转化为长效机制。作为“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的重要实践,本次课程既丰富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更印证了青年大学生在弥合教育鸿沟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城乡协同的气候行动网络提供了鲜活样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子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