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闫凌琳 宋昊远)调研黑莓产业通过“科技兴农”带动地方经济。是值得深思的乡村振兴路径调研。本次实践聚焦黑莓族谱园的产业创新与科技赋能机制 。6月23日至6月26日“莓乡百汇,青力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了百汇园黑莓产业园族谱园实地观察30余种黑莓品种特性,并记录其适应性差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基因库,并了解到品种选育流程。
图为6月23日,“莓乡百汇,青力兴乡”社会实践小组在族谱园处合照 。沈彦供图
园区田边架设智能泵站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管线。此外还布设了许多农情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平台并反馈至大屏。通过系统,无人机可代人巡田,耕播机可一次完成旋耕、播种作业。收割时机器直接监测果实破碎率、含杂率。收获的黑莓鲜果可通过运输车直接送到农场清洗中心,清洗入库。
图为6月23日,“莓乡百汇,青力兴乡”社会实践小组观看鲜果清洗线路 。沈彦供图 讲解员为团队成员们介绍--百汇园集团2013年开始在马集镇尝试小规模种植黑莓,经过10多年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整个黑莓小镇已种植8250亩,品种发展到30多个,形成了黑莓族谱园和黑莓基因库。同时还通过专家指导种植户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图为6月23日,“莓乡百汇,青力兴乡”社会实践小组成果试采摘园内鲜果 。沈彦供图
此外百汇园公司还探索出“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创建黑莓共富工坊,解决企业用工、运输等问题,增加村集体劳务用工收入和农民就业机会。协同周边村成立合作联社,实现资源共享,打响区域品牌。同时吸引返乡大学生等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本次实践印证了“科技兴农”的强大效能。黑莓从深山果植跃升为仪征“产业名片”的历程,为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本——唯有扎根土地、创新求变,方能激活乡土蕴藏的无尽可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昊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