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子新密探“碳”实践纪实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绿野知行 - 沃土增碳团” 乡村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7 14: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魏东   阅读 4.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魏东 王世扬)为了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助力乡村低碳农业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绿野知行-沃土增碳团”于7月19日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携“碳捕集膜应用+碳肥助力农业增产”项目深入新密乡村,力求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图为实践队员和驻村干部在村史馆的合影

抵达乔地村后,驻村干部热情带领实践队前往种植田。于绿意盎然的田野间,队员们同驻村干部一道,在一片特殊的黄瓜种植田前驻足。驻村干部裴仲阳向实践队员们介绍:这片不施任何肥料、没有人为干预的试验田,详细介绍其种植模式和生态探索意义,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思考交流,借助手中记录工具,把田间细节与低碳农业实践思路一一留存,为后续探索碳膜助力农村农业发展,采集珍贵的第一手素材。

图为驻村干部和实践队在田间观察

随后与驻村干部交流意见时,谈到了大棚半自动种植技术和碳膜吸附技术融合,驻村干部对团队的碳膜富集碳技术实践性表现出兴趣,并认可其在提升辣椒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他表示愿意协调大棚种植资源,为项目可能的试点提供实践场地、信息传达和组织保障,并希望团队给出经济效益分析以供村委会决策参考。

图为驻村干部和实践队员交流意见

这次新密探碳实践,让“绿野知行-沃土增碳团”的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低碳农业发展的潜力与挑战。从乔地村的生态试验田到与驻村干部关于技术融合的深入探讨,团队不仅收集了丰富的田间数据,更明确了“碳捕集膜应用+碳肥助力农业增产”项目与乡村实际生产需求的结合点。

撰文 | 程可通

图片 | 张泰源

一审 | 魏东

二审 | 刘军

三审 | 马梦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