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赤岭弦歌同筑梦,青衿助农阡陌荣”实践团于7月10日至22日奔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开展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成员们以脚步丈量土地,在交流和探索中,厚植民族团结根基,书写青春担当。
实践团深入满都拉艺术学校,通过参与蒙古族歌舞表演、学习传统马头琴演奏、体验民族刺绣工艺等沉浸式活动,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员们与学校师生围坐交流,聆听老一辈艺人讲述文化传承故事,在互动中深刻体悟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各族居民家庭,记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暖心故事。大家拿起画笔,与社区居民共同创作完成两幅大型壁画,用艺术语言描绘民族团结的生动图景。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中心,成员们认真观摩历史文献和实物展陈,聆听讲解员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大家回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坚定守护团结、共创未来的决心,把理论认知转化为践行民族团结的动力。
走进阿鲁科尔沁旗文旅局、统战部,成员们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当地以文旅融合促民族交流、靠政策引领护团结大局的举措。在旗医院、敖特尔党群服务中心、和平社区,实践团成员见证了医疗服务暖民心、党群服务聚合力、社区治理促和谐的生动实践。漫步阿鲁科尔沁旗旗博物馆,珍贵文物诉说民族交往故事,成员们在历史传承中,感悟各民族共同开拓、共同创造的团结密码,让文化认同成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敬献鲜花,聆听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捍卫家国的英雄事迹。一个个名字、一段段历史,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今日的和平与安定,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来之不易。随后,实践团走进旗农牧局,深入了解当地如何通过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振兴,看到产业兴带动民族地区富、团结强,明白经济共荣是民族团结的坚实支撑。
实践团以座谈交流、参观寻访、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多元行动,将青春力量融入民族团结实践。从民族文化传承到基层治理协同,从政策学习到产业调研,全方位助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诠释新时代青年守护团结、共筑同心的使命担当,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阿鲁科尔沁旗常开长盛,为民族团结画卷添上青春亮色。
指导老师:朱治橙 惠浩鸣
团队成员:赵艺凯 汤浩 蒋硕旋 潘劲江 喻放 李曾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