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李春利 江丁城)7月5日至21日,西华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童心向阳、璀璨生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宜宾市李庄镇龙金村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教育关怀为核心,通过作业辅导、特色课程、文化浸润、安全守护等多元形式,为当地儿童打造了一段充实而温暖的暑期时光,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图1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合照
学业帮扶筑根基,趣味课程拓视野。
活动期间,作业辅导始终是核心环节。实践团队针对孩子们课后辅导薄弱的问题,按年级、学科细致分组,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成员们耐心解答数学运算、语文读写等各类难题,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这半个月里,孩子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提问探索,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
图2实践团成员进行作业辅导
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团队依托每日实践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元的趣味课程,让知识传递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趣味语文课,以“看图猜诗词”“诗词配对”“飞花令”“古诗词接龙”等形式,引领孩子们走进古诗词世界,加深理解记忆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与文学素养;同日的趣味数学课以数独为核心,通过不同难度题目引导孩子们挑战自我,锻炼逻辑思维与专注力;物理实验课,借助“盐水控制鸡蛋起伏”“小苏打与醋反应让气球膨胀”“加水控制重心使易拉罐斜立”等实验,讲解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兴趣与创新思维;地理课,利用中国地图拼图和地球仪,帮助孩子们熟悉省份分布,了解各地地理特征与风土人情,拓宽国际视野;同样历史课,聚焦中国近代史,通过生动讲解、图片及视频资料,带领孩子们回顾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与使命感,让爱国情怀悄然扎根。这些趣味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让知识在互动中自然流淌,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乡村儿童的成长注入了多元养分。
图3地理课堂
文化浸润传薪火,温情守护伴成长。
团队注重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多元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象棋课上,队员们从棋盘布局、棋子走法讲起,带着孩子们在“楚河汉界”的对弈中学习战略思维,于落子间体会传统智慧的深邃;《山海经》故事分享环节,实践团队队员们化身“故事大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书中奇珍异兽与奇幻传说,点燃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火花;传统文化课程中,实践团队队员们细致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同步开展猜灯谜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近距离触摸民俗根脉,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普通话课程,持有普通话证书的实践团队队员耐心纠正孩子们的发音,指导正确的语调和语速,通过绕口令练习等方式帮助他们大胆开口,既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孩子们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拓宽交流渠道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4传统文化课程
安全与健康守护同样重要。安全讲堂上,实践团队围绕防溺水、防触电、防拐骗等与孩子们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话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细致讲解安全要点,帮助孩子们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急救护课上,取得红十字应急救护证的队员们则详细传授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中暑后的处理方法以及擦伤、烫伤等常见意外的应对措施,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让孩子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多一份从容与底气,为他们的成长筑牢坚实防线。活动尾声的温情时刻同样动人,集体生日会上,伴随着欢快的生日歌,本月过生日的孩子们戴上生日帽,在装饰精美的蛋糕前收获祝福与礼物,感受着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日的包饺子活动中,孩子们在队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擀面皮、包馅料,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场其乐融融;感恩教育课上,孩子们与队员一同合唱《感恩的心》,在悠扬的旋律中传递真挚情感,这些瞬间让孩子们在温情互动中深刻体会到关爱与付出的意义,为此次活动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图5包饺子活动现场
实践感悟催奋进,青春担当续前行
半个月的活动让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乡村教育现状与需求。亲身体验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从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份宝贵的实践感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而这种青春担当的延续,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活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此次“三下乡”活动以教育为基石、以文化为纽带、以关爱为桥梁,不仅为乡村儿童的成长赋能,更在乡村教育与青年力量之间搭建了坚实的连接,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将长久地滋养着乡村儿童的心灵,推动着乡村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江丁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丁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