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童行·艺创未来 —— 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实践团赴资源县开展教育帮扶行动

发布时间:2025-08-07 09: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诗琪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7日至13日,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语你童行·艺创未来”实践团联合地方教育局和团县委,深入民族地区县域——资源县开展为期7天的教育帮扶行动。实践团立足当地文化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在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过趣味英语、创意美育和红色文化等课程激发乡村儿童学习兴趣,提升艺术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为解决地方教育困境和推动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一、深入调研|锚定地方教育痛点让课程扎根乡村教育土壤

为让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更贴合资源县乡村儿童的实际需求,实践团在活动开展前便开启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团队主动对接资源县教育局、团县委,通过座谈交流和一对一访谈的方式,与当地教育部门、共青团负责人深入沟通。会上,实践团详细了解了资源县乡村教育的整体现状,包括师资力量分布、课程设置短板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难点等关键信息,特别是聚焦英语教育、艺术培养、红色教育等领域的缺口,记录下当地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同时,实践团面向资源县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当地英语教师和教育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精心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现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团队精准把握了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如缺乏跨文化认知、开口表达意愿低,以及在艺术素养、科普知识、红色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缺口。

基于以上调研情况,实践团结合外国语学院的专业优势,针对性地设计了“专业课程+美育浸润+红色教育”的多元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紧扣当地教育痛点,力求通过精准施策,让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助力儿童全面成长的有效载体。

二、童趣课堂|多维课程设计,解锁乡村孩子的趣味成长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语言+文化+实践”的多维育人模式,精心设置趣味英语、红色文化、非遗手工等8门特色课程。实践团通过互动教学、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充分激发乡村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在开展教育帮扶的同时,也推动了优秀文化的传承,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与双向赋能。

三、声传八桂|依托媒体矩阵发力,让地区教育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当团队带着热忱奔赴这场乡村教育帮扶社会实践,也期待让更多人看见乡村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的可能,凝聚更多帮扶力量下沉基层。活动期间,实践团工作与实效得到广西电视台、桂林电视台和资源融媒体中心多次聚焦报道,镜头记录下孩子们求知的眼神、课堂的精彩互动,将乡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让这份公益热忱融入地方媒体传播脉络。同时,团队用抖音等平台搭建“云陪伴”通道,累计播放75.3万次,每一次点赞、评论与转发,都是外界对乡村儿童成长的关注,让“语你童行,艺创未来”的故事,从资源县的夏令营现场,扩散到千万网友眼前,吸引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支持,为后续公益行动汇聚温暖力量。

七天的乡村课堂,是成长的接力,更是使命的开篇。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语你童行·艺创未来”实践团深刻认识到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肩负着用专业学识反哺社会的责任。未来,团队将以实际行动继续响应“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号召,让语言之美、艺术之趣和科学之力继续在乡村校园扎根生长。以青春为笔,以行动为墨,在乡村振兴的长卷上,书写更多关于教育、关于希望的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诗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