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眠知行”实践团创新科普模式赋能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04 22: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悦   阅读 4.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苏悦 张倩颖 曹圣棋)今年盛夏,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号召,改善青少年睡眠质量,温州医科大学“温眠知行”青少年健康睡眠护航暑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以培养成员能力、践行温医精神、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为目标,携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从儿童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从儿童整体健康入手,赋能优质睡眠,并于7月7日在学院路院区门诊大厅创新举办“玩转健康,知行乐园”儿童健康科普游园会,将健康知识融入趣味体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图为游园会总览图

实践团突破传统宣教模式,精心设计并运营了“五维一体”沉浸式科普体验空间。该模式围绕儿童健康核心议题,通过高度沉浸、互动与趣味化的手段,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儿童可感可知的体验,有效促进健康知识的转化与行为引导。 活动在充满温度与欢乐的氛围中,同步融入公益实践和社会价值培育,使得认知、体验、情感、主题、价值这五个维度协同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效果倍增的创新科普整体。这一实践成功构建了全新的健康科普场景,是高校学子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生动体现。

在“探索器官”奥秘区,几个孩子正专注地拼装人体器官模型,小手触摸着感知墙上的纹理。“原来心脏在这里跳动!”一名小男孩指着拼好的模型兴奋地说。旁边的“健康饮食”智慧区,孩子们正忙着将食物模型分类,挑战营养金字塔。“汉堡可乐是‘健康杀手’,牛奶苹果才是‘黄金搭档’!”完成挑战的小女孩认真地对家长说,还表示回家要“监督爸爸改掉坏习惯”。此外,现场还设有“爱护牙齿”、“呼吸乐园”和“健康科普”主题互动摊位。这五大主题区域有机联动、层层递进,构建了从认知到理解、从认同到实践的完整科普闭环,有效破解了儿童健康知识“入耳难入心”的痛点。

图为孩子和家长一同参与活动

活动不仅注重知识传递,更着力营造充满爱与温度的公益科普生态,拓展了健康促进的广度与温度。在破冰互动环节,志愿者化身“健康大使”,身着玩偶服带领孩子们跳起简易健身操,将健康行为融入欢乐律动;还巧借“拆解组装鲁班锁”类比关节活动原理,让抽象的健康知识在孩子们的动手操作间“活”起来。台上台下热情互动,欢声笑语驱散了医院环境的紧张感。

“爱心义卖”公益实践同步开展,义卖区陈列着由实践团精心挑选的文具、科普读物等。义卖所得款项全额捐赠支持医院儿童公益项目,实现了“科普传递知识,义卖传递爱心”的双向赋能。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奉献与关怀的社会价值,公益精神的种子悄然播撒。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互动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注意到多位家长谈及孩子的显著变化:“以前讲健康知识孩子总听不进,今天参与活动后,主动提醒我‘要健康饮食’、‘要按时睡觉’!”孩子们全情投入的状态印证,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破解了儿童健康知识“入耳难入心”的难题,彰显了以儿童喜闻乐见方式开展科普的重要性。

全程参与活动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委负责人表示,此类沉浸式、强互动的科普形式极具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为后续开展儿童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温医方案”。

基于此次成功探索,展望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完善“五维一体”模式,计划将其推广至更多社区与学校,以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助力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