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7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实践服务团赴平度大泽山开展调研,围绕葡萄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及出口全链条,探索平度葡萄“走出去”的优势与瓶颈。
实践队员依托全产业链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语言优势,聚焦平度葡萄产业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出口全产业链,深入挖掘葡萄“出海”面临的关键瓶颈,从“种植端提质、加工端增值、销售端破局、品牌端塑型”四个维度出发,创新提出标准化种植、产学研协同加工、多元跨境销售、文化赋能品牌等举措,为平度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彰显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一线的责任与担当。
做精葡萄种植链,打响“葡萄”调研篇章
作为平度葡萄核心产区,大泽山素有“中国葡萄之乡”的称号,孕育了大泽山葡萄等优质果品。
7月15日,实践队员前往平度市青岛高氏葡萄种植庄园有限公司、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社会实践,探寻规模化经营赋能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高氏庄园构建“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积极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农资采购等服务,从产业生态构建、生产管理创新、市场渠道拓展,到文化传承与合作社协同,多维度探索葡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积极参加全球性的葡萄产业论坛,为推动葡萄“种得好”迈向“卖得好”“卖得远”,实现葡萄产业品牌价值提升,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名片,为乡村振兴奏响共富发展的新乐章。
▲图为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赴平度实践服务团参观山东鲜食葡萄研究所
做深葡萄产业链条,筑牢“葡萄”品质基础
平度市大泽山镇因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而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平度市高望山农场合作社和青岛华福果业合作社作为平度市大泽山葡萄种植合作社的佼佼者,在葡萄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7月16日,实践队员前往平度市高望山农场合作社、青岛华富果业专业合作社、山东江北葡萄研究所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了解葡萄种植规模、品种结构、田间管理以及销售状况等基本情况。高望山农场合作社,发展富硒葡萄产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规模化种植体系,延伸产业链,有效提升葡萄果品的市场竞争力。青岛华福果业合作社合作以技术型服务为主,对种植户进行种植指导、培训采购以及销售服务。山东江北葡萄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系列品种,荣获国内外众多荣誉,采用科研研发为主+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形式,与高校、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良种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科研力量“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图为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赴平度实践服务团参观山东省江北葡萄研究所
做牢葡萄产业振兴,提升“葡萄”出口品牌
平度大泽山依托较好的气候优势,种植的葡萄糖度高、风味独特,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并且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但是面临深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人工成本高、种植标准化不足、冷链运输损耗大等难题,出口方面面临国际市场准入标准严苛、出口渠道依赖传统外贸,尚未形成稳定出口体系等问题。
7月17日,实践队员前往青岛和冠葡萄专业合作社、青岛大泽山庄园果林专业合作,了解制约平度葡萄高质量出口的瓶颈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实践队员依据专业知识,提出意见建议,在标准化种植上,开展“水果现代化种植标准”培训,优化品种选育,提升葡萄品质,夯实果品出海的品质根基;围绕葡萄加工,开发葡萄果干、葡萄汁等产品,优化酿造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突破初级产品盈利瓶颈;围绕销售环节,聚焦销售转型和品牌塑造,制定传统贸易+跨境电商的多元销售策略,突破单一渠道限制;在品牌建设上,挖掘大泽山葡萄文化底蕴,拍摄宣传素材,讲好“平度葡萄”故事,提升国际市场辨识度与美誉度。
▲图为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赴平度实践服务团参观青岛大泽山庄园果林专业合作社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农业领域的学子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深入田间地头厚植“三农”情怀,开拓国际视野,以青年智慧助力平度葡萄“乘风出海”,讲好青岛地标果品的中国故事,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睿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