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师“薪火阳乡”知行教育实践团赴广东阳春实地探访春砂仁

发布时间:2025-08-05 02: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可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广东二师“薪火阳乡”知行教育实践团于2025711-716日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开展阳春砂仁传承现状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重点走访了当地中小学生、家长、传承人以及重点春砂仁种植基地,系统考察这一道地药材的传承发展情况。作为阳春特色物产,春砂仁兼具药用价值与文化内涵,但其传承正面临增产技术匮乏、技艺断层、青年关注不足、产业创新乏力等挑战 。实践团通过深入调研,分析问题症结,探索可行路径,为促进阳春砂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此次调研旨在梳理春砂仁文化传承脉络,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助力地方特色物产保护与创新发展。



问卷调研:春砂仁宣传困境与公众反馈

7月11日至7月12日,为破解春砂仁宣传推广中的瓶颈问题,实践团聚焦家长和学生两大群体展开,旨在探究春砂仁这一传统特色产品的消费认知现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引。实践团开展了公众对春砂仁认知度的问卷调研,结合不同年龄群体反馈和数据交叉分析得出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为后续制定策略提供依据。调研显示,家长群体存在明显“认知-行为”差异,虽认可其保健功效但应用局限于传统烹饪,价格是最重要消费制约因素且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未降;学生群体对春砂仁文化价值(尤其非遗属性)认同强烈,却因产品体验不足影响接受度,且年轻群体对实践体验和创新传播兴趣浓厚,为文化传承提供新可能。调研指出,春砂仁产业正处于“从认知普及到深度转化”的关键节点,需打通“价格可及性-功效专业性-文化认同感”的闭环,以实现传统瑰宝的现代价值重生。

▲图为调查问卷结果关键词


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实地探访

7月13日,实践团调研组赴阳春市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参观考察,实践团系统了解了春砂仁这一“南方人参”的种植历史、制作工艺及药用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资料采集

调研发现,阳春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金花坑作为春砂仁黄金产区的优势地位。馆内展示的古法制作工艺表明,春砂仁需历经人工授粉、杀青、焙神等复杂工序,传承千年至今。在药用价值方面,春砂仁具有化湿开胃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其乙酸龙脑酯含量居各类砂仁之首,镇痛效果显著

▲图为春砂仁的活性成分展示

据馆藏古籍记载,春砂仁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本草纲目》等典籍均有详实记载,清代更获御赐殊荣。此次调研为团队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春砂仁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春砂仁相关的历史古籍和研究材料



阳春市蟠龙村实地探访

实践团于714日至715日赴阳春市蟠龙村开展春砂仁种植实地调研。在当地种植户吕叔的带领下,团队深入山区种植基地,考察春砂仁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

▲图为种植户带领实践团走进春砂仁种植基地

调研发现,春砂仁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需在特定海拔、湿度的山沟种植,依赖周边阔叶树遮荫和腐熟松针提供养分。其种植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人工授粉需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3-5月为授粉期,7-8月进入采收季。

▲图为春砂仁种植区

此次调研使实践团深切体会到春砂仁种植的艰辛,每一颗果实都凝聚着农户的汗水与坚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考察资料。

▲图为新鲜未经采摘的春砂仁



调研访问:合作社与农户视角下的春砂仁困境

调研进行至7月16日,实践团深入阳春市春砂仁种植基地,走访合作社负责人及种植户代表,调研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发现,春砂仁产业面临多重挑战:一是种植难度大,对环境要求苛刻,禁用化肥且依赖人工授粉,易受"雨后骤晴"等异常天气影响;二是虽坚持传统工艺标准,但存在“手艺传承难、品牌推广难”的双重困境;三是销售渠道有限,小农户面临“规模小、销路窄”的发展瓶颈。合作社方面表示,将通过政府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发挥“先富带后富”的示范作用。此次调研为探索春砂仁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实践团和采访人合影 


 结语

此次调研深刻揭示了传统物产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机遇。阳春砂仁的传承故事,实则是乡土智慧与现代经济碰撞的生动缩影。对此,针对春砂仁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实践团提出重要倡议。实践团建议构建"政府引导、产业赋能、教育浸润、社群参与"的协同机制:通过标准化种植保障道地品质,创新传播方式吸引年轻群体,开发研学项目搭建文化桥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有机融合。传统产业焕新虽需时日,但传承薪火不灭,岭南瑰宝必在新时代结出更丰硕果实,为乡村振兴赋青年活力,让每一份对土地的坚守都能获得市场的回响,让阳春砂仁走出”大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