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云端语艺”昭觉推普先锋队12名团队成员于2025年7月走进南坪社区,以“语言+艺术”为主题发挥专业知识,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这场融合语言规范与艺术美感的沉浸式科普教育,不仅点燃了社区居民对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更在方寸之间传递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悄然播撒下规范与认同的种子,为乡村振兴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
让乡音枷锁“敢开腔”
在前期团队针对本地情况进行了调研,据调研结果发现当地人其实明白普通话的重要性,然而长期在乡村的日子让他们习以为常且不愿意去学习了,就如陈大娘说:“这么大把岁数了,在村里说了一辈子土话,舌头都硬了,学不好喽。”
“敢开腔”势在必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号召,而是关乎千万人未来的实在需求,这个地方,藏着太多被语言困住的渴望……
在前期团队针对本地情况进行了调研,据调研结果发现当地人其实明白普通话的重要性,然而长期在乡村的日子让他们习以为常且不愿意去学习了,就如陈大娘说:“这么大把岁数了,在村里说了一辈子土话,舌头都硬了,学不好喽。”
“敢开腔”势在必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号召,而是关乎千万人未来的实在需求,这个地方,藏着太多被语言困住的渴望……
图为采访陈大娘时所拍摄
团队发现,社区中劳动力基本上在外务工,而社区里的中老年人和小朋友普通话不好,平时上学外出交流总遇到麻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团队从最基本的声母韵母发音开始,对小朋友,团队成员用糖果吸引小朋友们主动学,让他们慢慢明白说普通话很重要。放弃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做游戏、互动问答、情景对话这些方式让孩子们练习,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用上,用的时候又能巩固学习。
这样一来,那些因为方言而没法好好沟通的心愿,就能通过说好普通话实现了,让那些曾被方言束缚的沟通渴望,在平仄起伏间悄然绽放。
图为大娘为团队成员介绍本土特色
这次活动里,团队采用了“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APP数字化推广普通话,不光可以教当地居民学普通话,通过线上学堂亲身体验,还让大家能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通过这种“线下+数字化”的教学方式,让推广普通话和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结合了起来,建立能长久运行的教育体系,让更多人能用到好的教育资源,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
以数字化教育使推广普通话与拥抱数字文明在指尖同频共振。为构建可持续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教育公平。
图为小朋友答对问题时获得奖励
同时为助力乡村语言发展与文旅推广,团队成员化身为设计师,走进社区考察当地特色彝绣制品,拍摄考察资料,以调研为基础为后续文创箱包设计奠定基础,让悬崖“村”变成真正的社区!
图为大娘缝制彝绣服装时所摄
离开社区的时候,村支书很感动,他对团队说道:“谢谢你们能来悬崖村。这几天,我能感觉到村里的氛围不一样了。虽然大家的普通话没多大进步,但都愿意学了,尤其是小朋友们。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在未来“云端语艺”昭觉推普先锋队会继续推广普通话,用更多样、更有创意的方式,让学普通话的种子在更广泛的地方生根发芽。等大家都说起标准的普通话,传遍村里的大街小巷时,普通话一定会成为最温暖、最结实的纽带,把家家户户连在一起,成为一道能体现时代风貌的精神桥梁。
撰文|黄倩倩
图片|陈婧桐
一审|宋俊杰
二审|张继巧
三审|江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倩倩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