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石门山寻绿护绿:以青春之力筑就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5-08-04 21: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婕瑜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2025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赤旗引航,青峦筑梦”实践队走进曲阜石门山,开展了一场以“探寻生态密码,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穿行于浓荫间,溪涧叮咚伴行,古木缠着藤蔓舒展枝桠。此行旨在近距离观察山林生态,探寻人与自然共生之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绿色发展寻路。亲身触摸这片绿,队员们更真切感受到:这不仅是动植物的家园,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这份体悟,让护绿决心愈发坚定,也让实践的意义愈发清晰。​



初踏石门:浓绿裹青山

盛夏的石门山,像被无穷尽的绿意浸透了,连风拂过都带着翠色的黏稠。阳光在枝叶间辗转腾挪,才漏下些细碎的光斑,在地上织成晃动的网,忽明忽暗地跟着风的节奏跳。

树上的蝉是最热烈的主角,一声叠着一声的鸣唱撞在叶尖上,又弹回来,在林间荡出层层叠叠的回声。每片叶子都仰着脸承接阳光,脉络在强光下透着透亮的绿,连苔藓都在石缝里攒着劲儿生长,整座山就浸在这光影与蝉声里,每一寸都透着盛夏独有的、鼓胀的生机。

图为石门山部分景观。

实践体验:在劳动中感受绿色保护

​骄阳似火,炙烤着每一寸土地。豆大的汗珠从额间滚落,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后背的队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勾勒出紧实的轮廓,可所有人手里的动作都没慢下来分毫。有人蹲下身,指尖捏起路边黏着泥土的纸屑;有人俯身拨开茂密的草丛,精准夹出藏在深处的塑料瓶;还有人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遭,一发现挂在枝桠上的塑料袋,便立刻伸手摘下。没人抱怨阳光的毒辣,也没人提及身体的疲惫,只有工具与垃圾桶碰撞的“哐当”声,和不时响起的“那边还有一个”的提醒,在蝉鸣声声的林间回荡,交织成一曲守护自然的战歌。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石门山景区清理垃圾。

实践总结:大家小努力共筑绿水青山常驻

掌心磨出的薄茧泛着微红,后背的队服结出层叠的盐花,这些真实的触感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有力量——原来生态保护从不是悬在空中的概念,而是弯腰时膝盖弯出的弧度,是夹起碎玻璃时特意放缓的动作,是拨开草丛时避开嫩芽的轻柔。每一次俯身都藏着对自然的珍视,每一份细心都浸透着对生命的尊重。​

当“可持续发展”从课本里的黑体字,变成额角滚落的汗珠、手套磨出的破洞、分类垃圾桶里渐渐填满的“战利品”,关于“守护”的理解便有了滚烫的温度。原来绿水青山的常驻,从不是天地的恩赐,而是无数双攥紧钳子的手、无数件浸透汗水的衣衫、无数个平凡却坚定的瞬间,一点点堆砌起来的承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婕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