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徐州8月4日讯(通讯员 马煜森) 2025年8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马煜森率徐州一组赴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在建军纪念日之际开展“童行八一 聆听铁军”主题宣讲活动。宣讲聚焦新四军抗战史,通过史料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系统传递铁军精神的核心价值,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历史脉络:从整编会师到华中烽火
团队负责人马煜森以六大历史模块为框架,完整呈现新四军发展历程。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推动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到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并随后在安徽岩寺会师汇成“抗日铁流”的建军历程。宣讲展示1938年新四军第二支队召开抗日誓师大会的历史照片,以及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和军部迁移路线要图,生动还原“部队整编——岩寺会师”的关键节点。
图为马煜森在进行宣讲内容的开场导入 曹天瑞供图
马煜森重点解析1938年新四军先遣支队的战略行动:在江南首战韦岗伏击中,部队与日军激战,毙伤敌军20余名。马煜森通过作战照片和战略示意图,阐释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的战略方针如何实现“从分散游击到连片根据地”的转型。现场小朋友们通过历史资料,直观感受到抗日铁流的初生力量。
数据见证:八年浴血的铁血丰碑
宣讲以量化史料展现新四军的杰出贡献。八年全面抗战中,新四军转战华中25万平方公里土地(覆盖苏中、淮南等八大根据地),作战2.46万次,累计歼敌41.79万人(其中毙伤日军29.37万,俘伪军12.42万)。
图为马煜森在为小朋友们解读数据 曹天瑞供图
数据解析引发深度讨论。一名小朋友提问:“新四军如何从1万人壮大至21万?”马煜森通过解释新四军“主力地方化”武装体制和群众路线的作用:“通过广泛发动人民,新四军发展地方武装及民兵超百万。”旁听家长张女士反馈:“这些真实数据,让铁军精神从课本概念变为可感的历史重量。”
互动共鸣:青少年对话烽火岁月
宣讲创新设计互动环节,强化历史教育的参与性。马煜森围绕“若小朋友们是指挥官,如何突破日军封锁建立根据地”展开问答,小朋友们踊跃响应。一名小朋友分享道:“像新四军那样发动群众,才能打赢‘汪洋战争’!”其回答精准呼应新四军“依靠人民群众发展壮大”的唯物史观。
图为小朋友们在聚精会神地听问题 曹天瑞供图
讨论延伸至当代意义。孩子们通过学习新四军抗战史,理解革命条件的艰苦。马煜森总结道:“铁军精神教会人们,团结和奉献是战胜困难的核心。”
薪火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回响
宣讲尾声,团队负责人马煜森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下的新四军纪念林照片为导入,进一步阐释新的时代背景下铁军精神的延续性:“从抗战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当代青年建设国家的使命,本质是家国情怀的代际传递。”
宣讲在小朋友们的集体掌声中落幕,旁听家长李先生感慨:“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图为徐州一组组员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曹天瑞供图
实践团队在总结中强调,此次宣讲不仅深化了小朋友们对历史的认知,更强化了团队的使命担当——未来将持续完善“铁军精神”课程体系,推动红色教育做得更深、走得更远。(撰稿:马煜森 图片:曹天瑞)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马煜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