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南理三下乡“南理微光播语文,红领巾下书声扬”

发布时间:2025-08-03 21: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通讯员 魏泽生 胡雪英 彭梓晴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南理微光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和平解放社区,开展“墨香润童心,语文筑梦行”语文支教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公益+教育+AI科技”为特色,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志愿服务模式,为当地1-3年级小学生送去知识与温暖,助力乡村孩童开展趣味语文学习。

(图为支教活动前期试课准备。张依娜 唐敏玲供图)

一、公益筹备:精准对接需求,打磨教学细节

为让公益教学更贴合社区孩童需求,服务队首先与武鸣区和平解放社区的张书记深入沟通,明确本次活动面向1-3年级小学生,以 “趣味教学+AI科技”为核心形式。由于多数队员是首次参与此类公益支教,团队特意请学校学前教育教研室刘鸿兵主任为学生们进行指导,并在其指导下编写了教学大纲与教案(课程原计划10天,实际实施为5天),正值学期末学业繁忙之时,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打磨教案、开展模拟授课,力求让每一堂课都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二、公益透明:双平台直播,实时联动多方

为保障公益教学的公开性与互动性,服务队创新性地搭建了 “双平台直播”机制: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抖音账号进行视频直播,同步借助“喔图”平台开展图片直播。此举让家长、社区领导及学校老师能实时了解课堂动态,既拉近了公益服务与多方的距离,也为教学改进提供了即时参考。例如,活动首日有家长反馈部分课程内容偏简单,队员们连夜修改教案、调整教学难度,确保公益服务精准匹配孩童学习节奏。

三、公益护航:及时响应突发,筑牢安全防线

公益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需守护孩童的安全。活动期间,一名小学生不慎误吸入笔芯墨水,志愿者第一时间带其到卫生间冲洗,并及时联系家长说明情况、安抚情绪,妥善化解了安全隐患。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公益服务中的责任与担当,也让家长感受到服务队对孩童安全的高度重视。

四、公益+科技:AI赋能梦想,点亮成长憧憬

为让公益更具温度与前瞻性,服务队引入 AI 技术,结合每位孩童的梦想,生成了“未来职业照”—— 照片中,孩子们化身为医生、教师、宇航员等,直观“看见”长大后的自己。本次活动共有 30 名小学生参与,其中17名孩子参与了“未来展望”环节,服务队将这些照片制作成精美相册,作为公益纪念礼品赠予孩子们,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更在心中埋下对成长的期待。

(图为通过AI生成的小学生目前和未来的照片。张依娜 唐敏玲供图)

五、公益反馈:倾听多方声音,聚力优化服务

5 天的趣味教学结束后,服务队设计了电子版调查问卷,面向家长收集反馈,以检验公益成效、明确改进方向。结果显示,89.29% 的家长对活动表示“满意”或“很满意”,89.29% 的家长愿意让孩子继续参与此类活动。家长们既认可课程的趣味性,也提出了宝贵建议:如增加成语故事、角色扮演等针对性内容,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授课形式等。此外,调查还显示,孩子们对“神奇的汉字”、“看图说话”等课程印象尤为深刻,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需求最为迫切,这些反馈与数据为后续公益活动的优化提供了精准依据。

(图为调查问卷及反馈结果。卜佳佳供图)

本次支教准备工作,从精准对接需求到实时保障安全,从科技赋能梦想到倾听反馈优化,始终围绕“公益”二字展开 —— 它不仅是一场教学活动的筹备,更是一次“以爱为桥、以责为基”的实践。服务队用严谨的筹备彰显公益的诚意,用科技的力量拓宽公益的边界,用开放的心态接纳公益的成长。未来,南理微光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将带着这份公益初心,持续深耕“教育+公益+AI科技”模式,让每一次服务都更贴近需求、更充满温度,让公益的微光汇聚成照亮孩童成长的星河。

(图为出发前往社区在校门口的合影。张依娜 唐敏玲供图)

(通讯员 魏泽生 胡雪英 彭梓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雪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