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张浩)为让乡村学生近距离感受自然魅力、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爱驻宜都” 志愿服务队在宜都市红花套镇爱心托管班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科普课。志愿者们提前一周便开始筹备,不仅调试好高清投影设备,还精心制作了草原动植物图鉴和简易生态模型,通过播放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三季之《广袤之地》,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草原的生态探索之旅。
课堂上,随着纪录片镜头缓缓推进,非洲草原的辽阔景象在屏幕上徐徐展开:晨曦中泛着金光的草原一望无际,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颈在金合欢树间优雅漫步,猎豹蹬地跃起的迅猛捕猎画面更是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孩子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有的趴在课桌上目不转睛,有的悄悄拉着同伴的衣角分享发现,课堂里不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赞叹声。
志愿者们抓住精彩片段适时暂停,结合影片内容细致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从生产者草本植物到消费者羚羊、狮子,再到分解者微生物,用生活化的比喻让抽象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在剖析藏羚羊迁徙场景时,志愿者特意展示迁徙路线图,讲述它们为寻找水源跨越雪山的艰辛;讲到狼群捕猎时,通过慢放镜头分析团队协作的生存智慧。
当播放草原今昔对比画面时,孩子们的表情从惊叹转为凝重:曾经水草丰美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变得黄沙裸露,清澈的河流因工业污染变成墨绿色。而当看到生态保护措施实施后,藏羚羊种群数量回升、候鸟重返湿地的画面,孩子们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志愿者还结合本地生态案例,讲述长江沿岸植被恢复带来的变化,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拿着动植物卡片模拟食物链游戏,在欢笑中加深理解。“原来草原上的每只小动物都很重要!” 课后,一名学生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科普课以生动影像为桥,以细致讲解为引,不仅让孩子们见识了自然的神奇瑰丽,更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念悄然种进心间。志愿者用爱心与专业播撒的生态种子,正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添上一抹清新的绿色,也为生态保护事业培育着未来的守护者。
▲图为志愿者借助纪录片为学生科普自然知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