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学子“心声”服务团深耕塘坪村“一老一小”合唱美育,以艺术实践激活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03 23: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覃杨程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作为“湖南省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省级项目实施主体,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心声”志愿者服务团精准聚焦邵阳市塘坪村文化发展需求,以合唱艺术为载体开展分层美育实践与系统性需求调研,旨在构建“专业赋能+群体参与+文化传承”的乡村文化服务新模式,为留守儿童与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提质增效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图为心声志愿者服务团大合照/摄:曹凯祥

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严格遵循“调研先行、精准施策”原则,通过多轮实地走访与数据研判,系统梳理塘坪村“一老一小”群体文化生活现状及核心诉求。在此基础上,创新组建童声与老年两支合唱团,实施差异化教学方案,形成“艺术启蒙—情感凝聚—社区联动”的闭环服务体系。

童声合唱团以交响音诗《苗寨的故事》选段《桐子花开》为教学核心载体。该作品突破传统叙事模式,以湘西地域文化为基底,通过音乐语言镌刻特定历史语境下群体的精神成长轨迹,其艺术表达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教学中,志愿者团队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情景化解析”方法,引导儿童在旋律感知中理解地域文化根脉,在声部协作中培育团队意识。孩子们对音乐细节的敏锐捕捉与情感张力的精准传递,展现出乡村儿童对高品质美育的天然渴求,更印证了艺术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深层价值。

图为心声童声合唱团表演/摄:曹凯祥

图为心声老年合唱团表演/摄:曹凯祥

老年合唱团则以红色经典曲目为精神纽带,精选《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作品,通过“历史语境解读+代际故事分享”的教学设计,让老年群体在合唱中重温时代记忆、抒发家国情怀。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生活场景,更推动形成“老歌新唱”的社区文化现象,使合唱团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乡村共识的重要平台。

此次实践活动的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传统美育下乡“单向输出”模式,通过合唱团这一组织形态,将“一老一小”群体转化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童声合唱的艺术表达与老年合唱的精神传承形成代际呼应,既夯实了乡村美育的基础,又激活了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下一步,团队将基于实践成果优化服务模型,推动“合唱美育+乡村治理”融合发展,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提供青年方案与实践样本。

通讯员:廖欣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杨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