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坚持践行“无体艺 不农林”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和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打通城市与乡村的美育资源“最后一公里”,浙江农林大学“艺术+”彩虹课堂联合湍口镇团委、湍口镇小学创新开展城乡联动美育课堂,连续5年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七色彩虹”汇聚成桥,助力乡村美育建设,为湍口镇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
彩虹课堂精彩回顾
7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艺术+”彩虹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又一次来到湍口镇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围绕创造性美育教育,设置了“传承非遗文化精神”“感悟红色革命精神”“传播生态文明精神”三大板块,引导湍口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从多个角度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7月8日,实践团队带领小朋友们播种爱国种子,小朋友们怀赤诚之心,传承红色基因,在学习到了红色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动手能力,加深了爱国热情。
7月9日,实践团队为湍口镇小学的小朋友带来生态专题课程,带领小朋友们领略生态魅力,树立生态意识。在植物拓染,跟练八段锦中,小朋友们收获了一颗更加热爱自然与生活的心。
7月10日,实践团队为湍口镇小学的小朋友带来非遗专题课程,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在漆扇制作、扎染制作以及皮影戏讲解中,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中华非遗文化的传统技艺,体验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也提高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7月11日,实践团队为小朋友们举办了“彩虹课堂艺术展”。在艺术展上,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艺术家”,所有的作品都被公开展出。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的风貌,生动呈现了公益课堂的丰硕成果,也展现他们丰富的创造力。
彩虹课堂实践成果
从红色影音到爱国之心,从非遗皮影到漆扇制作,“艺术+”彩虹课堂社会实践团队努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创意和乐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艺术的魅力。截至目前,“艺术+”彩虹课堂社会实践被今日头条、湍口市政府等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赢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与湍口镇携手共进,进一步深化“艺术+”彩虹课堂的内涵和外延,搭建更广阔的乡村美育平台,开展更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让艺术的雨露浸润乡村校园,让孩子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七彩未来。
文/“艺术+彩虹课堂”实践团队文编
摄/“艺术+彩虹课堂”实践团队摄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