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李美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化“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实践内涵,渤海大学法学院“赤心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2024年7月18日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为契机,奔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肃立墓前 叩问信仰之光
苍松翠柏间,“赤心筑梦”实践团成员肃立烈士墓区。在邱少云烈士墓前,大家俯身轻放黄菊,垂首默哀。烈日下,素净的菊花静静绽放,仿佛映照着七十年前烈火中的坚毅。移步至黄继光烈士墓碑前,指尖拂过冰凉的碑石,轻拭微尘,“胸膛堵枪眼”的英勇浮雕无声诉说着壮烈。每一次深深的鞠躬,都凝聚着对先辈无畏牺牲的敬意;每一次凝神的注视,都在与历史对话,感受信念的力量。▲图为成员为黄继光烈士擦拭墓碑。通讯员 白晨 摄
馆藏无声 解读忠诚密码
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成员们的目光立刻被展柜吸引。她们驻足凝视着斑驳的军用水壶、仔细辨认泛黄家书上的字迹、端详残破的军功章、研究箭头密布的作战地图。在微缩立体沙盘前,大家围拢在一起,专注地观看灯光演示的战役推演过程,跟随讲解员的指引,讨论着当时的战略部署和战士们的英勇行动。▲图为成员介绍金城战役内容。通讯员 郑宇萌 摄
纪念碑下 赓续青春担当
参观结束后,团队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敬献花束、三鞠躬礼,无声的誓言在松涛间回荡:赤心筑梦,筑的是先烈未竟的理想;青春追思,追的是代代相传的信仰。▲图为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通讯员 张宇哲 摄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缅怀之旅,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次精神的洗礼。赤心筑梦实践团将以此为新起点,把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续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图为赤心筑梦实践团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通讯员 张宇哲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美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