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师韵红途育新苗,五育之花绽梅城

发布时间:2025-07-30 16: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敏湘   阅读 7.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于智鹏、黄敏湘) 今年暑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师韵红途”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赴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补习,实践队在日常授课之外,精心设计了涵盖德、智、体、美、劳各领域的丰富课程与特色活动,更以一场趣味运动会与汇报演出为“七彩假期”画上浓墨重彩的句号,让孩子们在快乐体验中收获全面成长。

一、理念引领,课程焕新:从“教知识”到“育全人”

实践队牢记学校服务乡村教育的使命,深深铭记2022年校党委书记罗成翼来梅城调研时的嘱托: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要引导孩子们“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因此,“三下乡”课程的核心目标聚焦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老师角色悄然转变:队员们不再是单纯的授课者,而是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引导者与伙伴。美术课上,他们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体育活动中,他们与孩子们一同奔跑跳跃,践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理念;讲述家乡红色故事时,他们与孩子并肩成为梅城文化的传播者。

孩子的收获愈发多元:课程设计紧扣成长需求。“玩转科学”课上,“生气的气球”“看得见的声音”等趣味实验,将深奥原理转化为生动游戏,点燃好奇心与探索欲;《向霸凌说“不”》法律课教会自我保护,《我爱我自己》心理课关注情感世界,为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图为课程结营仪式合照

二、特色实践,五育并举:让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此次活动的课程内容紧扣国家育人方向,力求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孩子们真切可感的体验,而趣味运动会与特色活动则成为“五育”落地的生动载体。

科学融入生活: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趣味动手活动。孩子们亲手参与实验,感受科学魅力,理解“科教融汇”的意义,心中悄然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心灵需要呵护:针对乡村儿童特点,专门设置的心理健康课程如同温暖港湾。孩子们在这里学习表达情感、接纳自我,获得情感支持,这正是落实国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具体实践。

红色基因活起来:梅城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实践队为此成立“红音薪火宣讲团”“风铃合唱团”“梅城小剧团”等兴趣小组,让孩子们通过讲故事、唱歌、演戏剧等方式,沉浸式体验家乡红色历史。这种生动形式,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自然扎根于心。

体育竞技显活力:一场以“红动梅城,健儿筑梦”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成为孩子们践行“野蛮其体魄”的舞台。“高山流水”的协作传递、“穿针引线”的灵活穿梭、“过河搭桥”的团队智慧、“沙包投掷”的专注瞄准、“双人跳绳”的默契配合,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更让孩子们在竞技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拼搏的意义。赛场上的汗水与欢笑,是“体”育精神的鲜活注脚。

▲图为学生与实践队队员安化一中宣讲合影

三、精彩汇报,见证成长:舞台上的“五育”硕果

活动尾声,“红声童韵,踏光而行”汇报演出成为孩子们展示学习成果的窗口。舞台上,孩子们自信登场:创艺班小朋友与老师们的舞蹈《我的未来式》跃动青春,武术《精忠报国》彰显豪情;红音薪火宣讲团的朗诵《我喜欢红色》字字滚烫,风铃合唱团的《勇气大爆发》清亮动人;梅城小剧团的话剧《文武庙前的一个下午》重现历史,启思班小朋友的表演绽放自信;小朋友们集体的红色故事宣讲,让先辈精神跨越时空。这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动写照,也完美诠释了罗成翼书记鼓励大学生“躬身实践,在服务中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增长本领”的深刻内涵。

▲图为“红声童韵,踏光而行”汇报演出节目照片

四、薪火相传,照亮未来:乡村教育振兴的一师担当

“师韵红途”实践队在梅城的十天,不仅是一次“三下乡”活动,更是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探索。他们打破学科界限,融合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化身孩子的朋友与引路人,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更关注孩子是否快乐、自信、全面发展。

▲图为汇报演出大合影

通过将先进教育理念、国家育人要求与梅城本土资源、孩子真实需求相结合,实践队以实际行动响应“让教育更好服务孩子成长、助力社会发展”的时代呼唤。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师韵红途赴梅城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的队员们,正以青春热情与教育智慧,在梅城这片红色土地播撒希望种子,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也照亮孩子们迈向未来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敏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