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禹青年”实践团合影
7月17日,“大禹青年”实践团前往柳州市苗族自治县安陲乡龙口村,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实践以“苗音‘普’亮,水润‘乡’兴”为主题,旨在通过推广普通话,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
实践团抵达村委会后,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了解到村里的发展情况、特色产业、民族分布、语言使用等情况,随后,实践团与村老党员展开交流,老党员结合自身村干部任职经历,分享基层工作难题及解决经验,并围绕推普提出实效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会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党员开展交流
实践期间,实践团在村委会文化广场开展了“苗汉双语推普文化墙”绘制活动,邀请村里小朋友共同参加文化墙的绘制,队员们一边手把手教小朋友勾勒图案,一边用普通话耐心讲解墙绘里的苗汉双语水利术语和乡村振兴标语。并将小朋友们的手印绘制成一颗树,寓意用手、用心传递普通话。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即能学习到绘图的一些小技巧,还能通过绘图的主题内容认识到学习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进行文化墙绘制
实践最后,团队成员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村里支柱产业罗汉果种植基地,并且向队员们介绍了罗汉果生长的周期与生长环境,随后参观了“罗汉果烘焙厂房”,向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罗汉果茶的制作过程。这些实地见闻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脉动,也更深刻理解了推普工作对打通产业信息壁垒、助力乡村增收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合影
此次实践中,“大禹青年” 实践团以贴近基层的推普行动,不仅提升了龙口村村民的普通话认知与使用能力,更搭建起语言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它让沟通更顺畅、治理更高效,更为特色产业发展打通语言壁垒,以语言赋能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庞海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