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万朔 肖博涵)七月的峡口镇,暑气与朝气交织。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百所观察”实践队在当地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红色教育课堂、爱国演讲比赛及《少年中国说》传唱教学,为留守儿童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以信仰之力点亮成长之路。
红色教育课堂:历史微光点亮童心
红色教育课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拉开帷幕。实践队员刘凯风依托课堂设备再现老照片、军功章等教具,用“时光切片”方式串联革命故事:通过抗美援朝老兵的军功章划痕讲解“家国守护”,以雷锋日记手稿影印件诠释“奉献精神”。与此同时,孩子们对自己所了解的红色英雄事迹分享给周围的小朋友,譬如上三年级的小雨讲述了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包围圈的故事,讲到“他不怕敌人的刺刀”时,攥紧的小拳头微微颤抖。分享间隙,实践队员适时插入“英雄精神在身边”的引导,结合宪法教育中“公民义务”的内容,告诉孩子们“遵守规则、帮助他人,就是在传承英雄精神”。在课堂最后,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唱响了国歌。
▲图为红色教育课堂讲故事的小朋友
▲图为齐唱国歌
爱国演讲比赛:童声诉说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在托管班教室举行。大多数小朋友多以具象表达传递情感:“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狂风”“我要像爱护玩具车一样爱护祖国”,高年级小朋友则结合时事展开论述,六年级的小涵引用长江大保护话题:“守护长江就是守护祖国的血管,我们捡垃圾时就是在给祖国‘体检’”比赛设“最佳表达”“最具感染力”等单项奖,获奖选手获颁印有“红色小先锋”字样的荣誉证书。孩子们在演讲比赛中学习先锋,加强故事化表达,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先辈的看齐。
▲图为参赛选手演讲
▲图为爱国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与实践队员合影
传唱《少年中国说》:经典旋律凝聚力量
系列活动以《少年中国说》传唱教学收官。实践队队员施其健将三段式歌词,搭配手语动作:“少年智则国智”对应“托举智慧”手势,“少年强则国强”设计“握拳挺立”动作。教学中,队员先通过“小树成林”动画阐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再分段教唱与示范动作,现场形成“唱+动+奏”的立体表达。
▲图为小朋友们学唱《少年中国说》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认知—表达—践行”的递进设计,将红色教育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载体。据悉,“百所观察”实践队还计划将红色手工、经典传唱纳入课后服务清单,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实践全过程,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通讯员:万朔 肖博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博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