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学子以赤诚步履探寻两弹一星壮阔征程
7月1日至7月16日,“凝‘核’聚力,薪火相传”两弹一星精神志愿服务宣讲团深入阿克苏市多浪片区努尔巴格社区及友谊社区,开展了为期16天的主题宣讲活动。队员们不仅带来了“两弹一星”研制历程中的奋斗故事、科研先辈隐姓埋名的赤诚坚守,还准备了实物模型展示、互动问答、红色影片放映等丰富环节。面对社区青少年,他们用生动案例讲述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勇气;面对社区居民,他们结合时代变迁,解读“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图为在阿克苏市多浪片区努尔巴格社区与青少年合影
7月5日,队员在社区活动室铺开两弹一星研制时期的老照片,分发简易火箭结构图。青少年围上前,伸手取过散落的模型零件,按图拼接;队员递过旧算盘,青少年轮流拨动算珠;随后分组摆弄模拟核爆控制台的简易装置,拆了零件重搭,用彩笔在图纸上补画细节。
图为在阿克苏市多浪片区友谊社区青少年作品展示
7月10日的“家中记忆展”成了共鸣现场。居民们揣着压箱底的老物件赶来——有1970年卫星发射时的广播录音磁带,有印着“向科研人员致敬”的旧搪瓷杯,还有当年剪报本里贴着的核爆新闻。队员们铺开试验基地老地图,教大家在图上找出当年物资运输的路线,居民们凑上前指着熟悉的地名,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慢慢划过。
图为在阿克苏市多浪片区友谊社区与社区居民合影
在两弹一星的课堂上,队员们带着孩子们拼起了简易星箭模型。孩子们举着自己的小模型,一笔一画在“逐梦卡”上写下:“向科研先辈致敬,长大也要追星星”。
这场“砺剑”的实践之旅,不仅让科学种子扎进心里,更让精神在互动中接力传递。
文/乔馨瑜 董桐多 摄/贺楗淇 罗浩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乔馨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