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景艺学子调研榕城十六园 探索双碳实现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30 17: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沈中维 梁译心 傅淏 蔡欲如 陈哲 丁晨昀 胡艺嘉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沈中维 梁译心 傅淏 蔡欲如 陈哲 丁晨昀 胡艺嘉)2025年7月15日至21日,为了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双碳”目标的解决路径,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步履寻绿,榕茵绘卷"绿地调研实践队赴福州16个公园开展综合实践。在傅伟聪副教授、俞晨圣讲师带领下,11名学子通过八大专项行动,系统探索公园绿地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一、历史文脉探寻:激活城市文化基因

实践队深入福州文化地标,解码城市记忆。在屏山公园镇海楼,测绘组绘制歇山顶建筑细节,结合《福州府志》考证其作为古代航海灯塔的功能演变;南公园台江民俗馆内,队员系统记录脱胎漆器、民俗画谱等展品,梳理民俗文化传承脉络;在茶亭公园,实践队对荷香戏台、古榕听风等景点进行速写,同时学习闽剧的文化传承;明城墙遗址公园现场,队员对照古城地图向游客讲解"三山两塔一条街"的格局变迁,领悟福州古城历史文脉。

图为实践队队员于茶亭公园测量荷香戏台。胡艺嘉 供图

二、植被数据测算:构建生态本底数据库

实践队采综合运用实地测量与遥感技术,系统评估福州15处城市公园绿地的碳汇效能。在西湖公园等调研点,队员使用卷尺现场采集植被冠幅、灌木覆盖面积等参数,后期调用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解译绿地空间分布。通过ArcGIS平台获取绿地面积、公园面积等关键数据,结合植被碳密度系数进行碳储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因生物量大、生命周期长、木质素含量高等特性,成为城市绿地碳汇的核心载体。

三、低碳行为调研:验证绿地减碳影响

实践队从基本信息、公园访问情况、公园活动与减排关联、公园绿地认知与改进建议四个部分设计调查问卷,对公众行为模式、公园使用特征、活动减排效应及绿地碳汇认知进行量化分析。在左海公园、屏山公园等9处公园对游客进行采访。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公园对他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有影响,许多受访者认为公园减少了他们使用电器的时间,前往公园频率越高的游客往往更注重环保和低碳生活。这些结果都证实了公园绿地对绿色生活方式的促进作用。

四、基层服务实践:躬身维护绿色空间

实践队成员赴旗山湖公园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践队队员分组清理绿道两侧垃圾,队员们手持垃圾夹、分类编织袋,沿旗山湖环湖绿道系统清理废弃物。重点清扫草坪休闲区、观景台周边及灌木丛隐蔽角落,累计清除塑料瓶47个、食品包装袋63件、烟蒂32个等共计23公斤垃圾,其中可回收物占比61%。实践队转战劳动者公园,重点清理步道周边及荒地区域的杂草,同时清理公园内的游客垃圾。

图为实践队队员于旗山湖关于进行垃圾清理活动。陈娟 供图

五、自然科普宣传:播撒生态文明种子

实践队从“环保理念”、“健康生活”、“自然生态”三个着力点入手,走访金山公园、黎明湖公园、乌山公园等多个人民公园,以采访基层群众、开展座谈宣讲活动等科普形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实践队基于已有的调研数据,制作符合大众审美、契合知识传播的宣传手册,并且在为大众讲解爱护绿植、传播“两山论”的生态理念的过程中予以发放。会同福州市西湖公园、茶亭公园管理处开展座谈,深入了解福州市民的出行需要和当代公园对自然科普、环保类景观的建设工作。

六、爱国主义教育:铸牢绿色发展信念

在俞晨圣老师的引领下,成员们于林则徐纪念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收获颇丰、感悟深切。实践队员潜心研读禁毒文献,深刻认识到国家命运与生态保护的紧密关联;在“树德堂”前庄严举行宣誓仪式,结合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铿锵箴言,探讨当代青年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与担当,坚定了守护绿水青山的信念。

七、公园管理座谈:探索绿地减碳路径

实践队成员在傅伟聪副教授的带领下,深入西湖公园、左海公园以及茶亭公园管理处进行座谈交流。与西湖左海公园管理团队围绕公园低碳管理制度构建、生态技术应用、日常维护运营中的可持续策略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在茶亭公园的实地参观中,管理人员详细介绍了茶亭公园在节水灌溉、废弃物循环利用、乡土植物应用、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低碳举措及其生态效益。通过座谈交流,不仅加深了实践队员对风景园林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绿色运营”重要性的理解,也为校地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推动公园可持续管理优化提供了宝贵的一线资料和对话平台。图为实践队队员于西湖公园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访谈。沈中维 供图

八、空间优化设计:致力打造绿色景观

“人民公园为人民”,这是实践队深入基层得出的重要观点。绿色景观的绿体现于“民生”和“环保”这两大要点,其中为符合人民需要,建设可持续、景色优的公园景观,是为人民谋福祉的民生建设,更是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环保建设。故而,实践队深入茶亭公园就地考察景观营建,对其中“古榕听风”、“荷香戏台”、“观莲游廊”等三处自然气息浓厚的景观节点进行分析,对现有状况进行记录,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对整改“古榕听风”的景观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明确要对地表进行修整饰平,优化功能分区。。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景艺学子以青春之笔绘就绿色答卷。从解码历史文脉到守护生态本底,从推广低碳生活到深耕基层服务,七天的实践探索,既是对“双碳”目标的青春响应,更是用行动播撒生态文明种子。未来,这支青年队伍将继续以专业为翼,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持续翱翔,让更多生态实践成果落地生根,为城市绘就更美的绿色底色,书写属于新时代农林学子的生态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译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