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的传承路:华南师大实践团携特校孩童遇花灯

发布时间:2025-07-29 13: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巫雪芬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当千年花灯的暖光邂逅特殊儿童的纯真眼眸,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茂名高州特殊教育学校悄然开启。暑假期间,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教育科学学院“美美与共”实践团以“非遗美育”为目标,为这里的星辰班和暖阳班带来了融合非遗的花灯课程。7月9日至10日,两个班级的孩子们先后走进这场文化盛宴,在彩纸与灯面的交织中,触摸传统工艺的千年温度,让非遗之花在特殊教育的土壤里绽放。

(图1 主讲授课)


魔术启幕:当“火种宝宝”点亮文化之灯

在“纸箱剧场”的奇妙空间里,一场名为《火宝宝的神奇魔法》的互动正要开启。随着道具箱的开启,火种宝宝变换各式花灯,像一颗跳动的星辰,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无论是暖阳班还是星辰班,孩子们都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每一个魔术细节。当叶子老师接连完成几个精妙魔术,最后让火种宝宝“变”出一只灵动的兔子花灯时,教室里的惊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全程热情高涨,积极地回应老师的提问,认真辨认着各种花灯的造型。

(图2 主讲授课)

这场以花灯为主题的互动课堂,既有认知启蒙的魔术,又充盈着孩童嬉戏的欢腾。“颜色形状找朋友”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配对互动中,强化了对颜色和形状的认知。随后的“动物花灯点点看”环节,小朋友们积极性十足,纷纷举起小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小朋友们先后迈着小步子走上讲台,在老师的引导下点击屏幕上的动物花灯,每一次正确的辨认都会引来同伴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在欢快的互动中,孩子们对花灯的认识也在不知不觉间渐渐深化。

(图3 孩子上台游戏)

第一节课即将落幕时,暖阳班的小轩同学仍意犹未尽,他主动举起小手:“老师,我也会变魔术!”在大家的期待目光中,他有模有样地模仿着课堂上的魔术动作,引得同伴们阵阵欢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最纯粹的笑容,仿佛将课堂上的“火种宝宝”延续成了更鲜活的模样。

(图4 孩子积极回应)


巧手匠心:为“火种宝宝”搭建温馨家园

理论课结束后,糖果老师接过了课堂的接力棒。他先播放了一段赏灯视频,屏幕上,走马灯上的灯面随着烛火缓缓转动,美不胜收。孩子们看得入了迷,小声欢呼,感受着屏幕上温暖的光影。随后,糖果老师举起实物花灯,耐心地为孩子们拆解灯架、灯身、灯穗的构造,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花灯的组成部分。

材料分发下来后,两个班的小朋友们在糖果老师和助教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花灯制作中。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彩笔在宣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孩子们小声的交流声、老师温柔的指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温馨的创作乐章。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星辰班的同学有的用彩色笔点画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有的则勾勒出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暖阳班的孩子有的给雨伞涂上五彩斑斓的颜色,有的用画笔在纸上画上一只只可爱的手掌。每一个孩子都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当完成绘画后,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师面前,骄傲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小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图5 孩子创作)

(图6 孩子创作)

绘画完成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灯面上,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骨架组装、提手安装等一系列步骤。经过大家的努力,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花灯陆续完成。当灯光亮起,映照在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满满的都是创作的喜悦与成就感。老师们不时在一旁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小朋友们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温馨而欢乐的氛围中。


灯影流转处,文脉植心间

两堂生动的花灯课程,从趣味魔术中的初识,到亲手制作中的深入体验,星辰班与暖阳班的孩子们在灯光流转间,不仅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花灯,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教育科学学院“美美与共”实践团以独特的方式,让特殊儿童们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千年花灯在孩子们的手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图7 孩子展示作品)

 (撰稿:连家欣   图片:巫雪芬  刘湘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巫雪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