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剪廉韵 匠心传非遗——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实践团队象山剪纸艺术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7 14: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可可   阅读 9.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16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海韵文耕"调研团队深入象山县,先后走访才华剪纸艺术馆、谢才华工作室及象山非遗馆,开展非遗文化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交流,探寻传统剪纸艺术的保护现状与创新发展路径。

首站:艺术馆里观廉韵 方寸之间见匠心

调研首站来到全国首家剪纸艺术馆——才华剪纸艺术馆,这也是全国首家剪纸艺术馆。该馆以艺术家谢才华命名,集作品展览及廉政教育于一体。步入馆内,以“廉”为主题的艺术长廊格外醒目。梅兰竹菊等廉洁元素通过精湛剪纸技艺跃然纸上,尤其是“廉”字图腾运用镂空技法,生动传递洁身自好的精神内涵。墙面上古代廉吏的故事剪纸,让传统廉风与当代党性教育交相辉映,质朴的民间艺术讲述着深刻的廉洁道理。作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馆充分展现了非遗技艺服务时代主题的独特价值。谢才华老先生还用剪纸艺术来表现亚运主题,把象山的山海风情和亚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剪纸艺术馆

走访:工作室中悟传承 剪刀之下显情怀

调研团的第二站来到了象山风情街,专程拜访了剪纸艺术大师谢才华先生。在工作室,谢老动情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与公益实践:“没有文化的积淀,一个国家不可能真正发展下去”。他特别提到一幅耗时八个月构思创作的巨作《象山山海万象图》,体现了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更令人敬佩的是谢老长期坚持公益传承,坚持每晚为当地小学生义务授课。访谈中,他不仅传授了剪纸艺术的精髓,更亲手示范,指导调研成员剪出了五角星、小兔子等基础图案,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大师的亲和力与剪纸技艺的魅力。“亲眼目睹大师风采,亲手体验剪纸魅力,特别是了解到谢老数十年如一日义务教学,这份对传承的执着和对下一代的关爱,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参与体验的闻同学分享道。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剪纸技艺

探馆:非遗馆内览万象 山海之间品匠心

最后一站走进象山非遗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展馆系统梳理了象山丰富的非遗家底:全县共拥有1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以上16项,市级以上51项。展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及“传承与传播”四大展区,生动呈现了象山非遗的多样性和独特地域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看到如此庞大而璀璨的非遗宝库,我们才真切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文化积淀的深厚。非遗馆的展示,让书本上的名录变得鲜活立体,”参与调研活动的汪同学表示。象山的昨天来自海洋,象山的今天正走向海洋,象山的明天,梦圆海洋。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象山非遗馆

此次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象山剪纸艺术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从艺术馆的廉政主题创作,到大师工作室的言传身教,再到非遗馆的系统展示,象山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创新焕发新的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可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