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引航青春路,童心共绘荆楚梦

发布时间:2025-08-28 08: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跃凡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2025年7月17日,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郑琦乡村少年宫开展以教育帮扶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多方协同共筹备,规划蓝图绘新篇

活动开展前期,为助力大学生志愿者了解当阳市郑琦乡村少年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当地儿童授课与辅导作业,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与共青团当阳市委顺利对接,联合召开郑琦乡村少年宫筹备会议。

会上聚焦课程设计、物资筹备、场地布置等关键环节协同发力,为爱心托管班开课筑牢基础。团队以“七彩假期”项目为依托,从精准服务儿童需求出发,通过调研当地儿童年龄结构、兴趣特长及学习需求,针对性规划课程体系,拟开设爱国教育、趣味科普、艺术启蒙等多元课程,既注重思想引领,又兼顾综合素质提升,助力孩子拓宽视野、增长本领。经调研与实地走访,团队梳理出核心问题:留守儿童假期多自主安排,缺乏陪伴,对集体趣味课程需求迫切;周边村落儿童往返课堂存在接送顾虑,团队需强化管理坚守安全底线。这些情况为优化筹备方案明确了方向。

全国师德模范郑琦建议,课程设置需兼顾不同年龄段儿童接受能力,增设亲子互动环节,推动家庭与少年宫协同育人;强化课程实用性,结合乡村儿童成长特点融入乡土文化教育,增强孩子们的乡土认同感与归属感。

精准筹备筑根基,特色课程育童心

“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提前调研点位教学硬件与环境,快速适应当地情况。团队与当阳团市委、庙前镇政府深入沟通,详细掌握学生课程进度、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为课程大纲制定和教具筹备筑牢基础。

团队紧扣教育“双减”政策中科学教育加法要求,依托共青团中央“七彩假期”品牌项目,秉持“精准服务儿童需求”宗旨,精心设计数十项多元化特色课程。课程涵盖升国旗、昆虫观察等具体活动,涉及爱国教育、自然科学、科技体验、文化传承、艺术素养、幸福健康等领域,为乡村儿童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多元化课程中,艺术教育成为点亮留守儿童心灵的重要载体。课前,志愿者老师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细致打磨每门课程内容。磨课中,志愿者相互提建议,持续优化教学环节,保障课程顺利开展。课上,志愿者发挥专业所长,将知识融入互动环节,结合孩子们身边实际举例,让抽象知识具象化,助力理解吸收。

在丰富的课程中,以昆虫观察为主题的自然科学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这里的课程太有意思了,原来小小的昆虫世界有这么多奥秘,我以后要多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北门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岩松说。“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刘春林与志愿者交流时表示:“看到你们如此投入,用心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我很感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开阔眼界,更能在他们心里种下爱与希望的种子,意义重大。”

执灯者以艺育梦,留守者因艺生光

根据庙前镇团委副书记戴玉的介绍,结合对当地艺术教育薄弱现状的深入了解,团队成员发现:受乡镇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占比高及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影响,当地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传统教育模式下孩子们所学多囿于课本知识,导致德智体美劳难以均衡发展。“灯塔计划” 心爱筑梦公益团队的到来,让孩子们得以浸润在声乐艺术的婉转韵律中,在艺术的多元维度里探寻自我表达的无限可能。

志愿者教师传授艺术知识时,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点滴变化:有的对唱歌充满热情,有的在跳舞时展现独特天赋,有的在集体活动中略显羞涩……这些细节都被老师们记在心上。对于艺术学习中缺乏自信、放不开手脚的学生,志愿者会进行一对一耐心鼓励与指导。深入交流后发现,这些孩子并非没有艺术细胞,只是因平时缺乏展示平台与机会,加之留守儿童普遍的内心敏感,才显得怯懦。老师们以真诚鼓励和专业引导,逐步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助力他们在艺术世界中建立自信。

团队以文艺汇演集中展示艺术教育成果,90余名学员、家长及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暑期学习的丰硕成果。孩子们精神饱满,从整齐的少先队出旗仪式到声情并茂的文艺表演,展现出了乡村少年的自信与朝气。活动得到家长、政府及少年宫老师的广泛认可。放学时,记者采访家长时,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参加活动后变得开朗多了,在家还主动唱歌给我们听了。”共青团当阳市委工作人员表示:“志愿者们的艺术教育工作很扎实,让乡村孩子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为孩子们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当阳市郑琦乡村少年宫中队辅导员司仪也评价道:“这样的艺术教育补充了我们的短板,孩子们的变化有目共睹。”

“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秉持“以爱为炬,点亮童心”的初心,扎根乡村教育。团队始终恪守“用爱浇灌心灵、以艺启迪智慧、陪伴孩子见证成长” 的青春誓言,始终以饱满热忱、严谨态度投身公益事业,用专注坚守的信念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新时代优秀志愿者的卓越风采。(通讯员张跃凡 顾洋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靖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