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闫春阳、郭敏)七月的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春奉献的脚步。7 月 1 日至 7 月 5 日下午,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明德行远队怀揣着知识与热情,深入黑林社区,依托学校在交通领域深厚的专业积淀,开展了为期五天别开生面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交通知识科普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课程与实践,为社区的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奇妙交通世界的桥梁。
交通进化史探秘,乐高式拼车乐无穷
7月1日举行了本次“未来交通创想家”夏令营的开营仪式,由团队队长闫春阳同学发言,讲解了在夏令营期间孩子们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内容,希望通过此次夏令营,孩子们能够真正收获交通知识,打开通向未来交通科技领域的大门。
接下来团队成员罗煜程进行开营节目,通过嘹亮动听的歌声,激发了孩子们对此次夏令营奇妙之旅的好奇心,并带领孩子们探索未来交通科技世界。
“车轮滚滚话变迁” 互动问答环节率先登场。
“最早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呀?” 志愿者的问题刚抛出,孩子们便叽叽喳喳讨论起来,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
“我见过图片,是没有车顶的!” 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回答。
随后的汽车模型拼搭游戏更是点燃了课堂的热情。不一会儿,造型各异的汽车便在课桌上 “诞生”,有的像科幻电影里的未来战车,有的似可爱的卡通萌车。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在动手实践中真切感受着交通发展的神奇魅力。
交通标志大课堂,粘土巧制安全标
2日的“交通标志猜猜看” 环节热闹非凡。“这个红圈白底的标志是什么意思呀?” 志愿者举起一张图片问道。
“是禁止通行!”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在随后的粘土制作环节,孩子们更是发挥出无限创意,红色粘土捏出的禁止标志棱角分明,黄色粘土做成的警示标志生动形象
一块块普通的粘土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传递安全信息的 “小使者”,孩子们互相欣赏着彼此的作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交通标志的记忆。
桥梁知识小讲堂,筷子搭建微桥梁
3日“桥梁世界真奇妙” 互动中,志愿者刚问出 “谁见过最特别的桥”,孩子们便立刻七嘴八舌地分享起来,有的说见过像彩虹一样的拱桥,有的说见过能打开让船通过的桥。
“筷子搭桥” 的实践环节,孩子们两两一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认真,像一个个小小工程师般,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搭建桥梁。过程中,有的小组桥梁刚搭好就轰然倒塌,有的因结构不稳摇摇欲坠,但大家毫不气馁,不断调整方案、改进设计。
终于,当一座座稳固的筷子桥成功屹立时,教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孩子们在实践中领悟到了桥梁建造的无穷智慧。
交通安全预警讲,无人机展科技魅
4日的交通的安全和预警系统课程,充满了科技感与神秘感。首先团队队长闫春阳同学,给小朋友们讲解了目前智慧交通场景下孩子们过街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科普了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云协同感知的智能交通体系,让孩子们体会到人工智能时代为交通出现赋能的科技与便利,让孩子们心里埋下了对智慧交通领域探索的种子。并带领畅享未来智慧交通下小朋友们都能怎样过街呢?
之后便进行了交通知识竞赛环节,面对各种危险交通场景,小朋友们又是如何选择的呢?大部分小朋友都对各种情况有自己的认知,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随后队员们带着先进的无人机走进教室,当无人机缓缓升空,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好奇与惊叹。“无人机可以飞多高呀?”“它怎么知道哪里有交通事故呢?”面对孩子们接连不断的提问,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从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到其在交通管理、救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交通科技创新的力量,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科技的种子。
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通过摄像头将教室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屏幕上时,孩子们更是惊叹不已。
智慧停车场解析,巧手制作纸模型
5日的 “智慧停车场设计师” 活动开始后,志愿者先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发大家思考:“怎样才能让很多车有序停放在一起呢?”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要画停车位,有的说要设出入口。当展示出像中国传统建筑一样布局精巧的智慧停车场图片时,孩子们被那种有序的设计深深吸引。
随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彩纸、剪刀、胶水,开始制作停车场模型。
他们像搭建微型建筑一样,认真地剪出车位,折出停车杆,有的还在 “停车场” 里画上了指示箭头。“我要给我的停车场加个电梯,让车能上下移动!” 一个小女孩边做边兴奋地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停车场模型逐渐成型,虽然做工略显稚嫩,却处处体现着孩子们对智慧交通的理解与想象,整个教室都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之中。
未来交通创想家制作的作品如下:
最后通过作品评比以及五天夏令营的课堂表现,颁布了“未来交通创想家”的称号和礼品,并举行闭营仪式。希望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交通知识,打开探索新时代智慧交通科技领域的大门!
五天的时光转瞬即逝,但此次 “三下乡” 活动带来的影响却意义深远。活动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探索科学、关注交通的种子。未来,明德行远队将继续秉承初心,开展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教育和科普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闫春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