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激活乡村营建方案在乡村振兴中的活力,切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长安大学“绘梦乡村・营建新程”实践队于8月25日前往陕西商洛王涧村。实践队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核心任务,通过入户走访、设施排查及问卷数据采集,全面梳理了王涧村在村庄发展中的短板。
队员进行村民访谈
实践队根据村组情况划分为3支调研小组,每组由2-3人组成,分工明确,其中1人负责记录与绘图,另1人专注于沟通与宣传。队员们重点走访留守老人等四类家庭,坐在庭院炕头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细致记录无障碍设施缺失、房屋漏雨等问题。同时,逐户核查民宅,详细标注年久失修房屋的位置及成因,拍摄夯土民居的风貌,精准统计空置户数、一户多宅等宅基地关键数据。此外,队员们还同步发放了30余份调查问卷,围绕居住满意度和公共空间偏好展开深入访谈。
组内队员记录绘图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分工明确,公共设施组重点实地考察了健身广场的使用状况,细致排查了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的缺口情况;基础设施组则紧扣民生刚需,精准丈量硬化道路的长度,详细标注未硬化路段,确认垃圾回收场的具体位置,并拍摄记录污水排放的现状。此外,他们还通过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能源使用类型(电/煤/柴)及宽带覆盖情况,全面梳理了基础设施的“家底”。
公共设施问题调查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召开数据复盘会议。队员们细致整理问卷数据,提炼出村民在“便民设施布局”、“道路修缮”和“庭院改造”方面的核心诉求,初步构建了“村民需求清单”;同时,对宅基地空置基数、垃圾处理容量不足等关键问题进行分类标注,为后续定制乡村营建方案提供了精准的导向依据。
数据复盘会
从倾听民声到梳理需求,实践队以专业行动构筑起“村民诉求—数据支撑—设计导向”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撰文 |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王涧村 “绘梦乡村・营建新程” 暑期社会实践队
图片 |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王涧村 “绘梦乡村・营建新程” 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核 | 王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子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