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丁培真 尹佳颖 朱作家)7月23日,湖北大学“陌上花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襄阳市尹集乡青龙村开展了一堂“两弹一星精神与北山‘万年级’工程”主题课程。志愿者们以高放射性废物如何安全处置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幕后故事,感受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攻坚北山工程的坚守与担当。
志愿者开展“两弹一星”课程 尹佳颖摄
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图文结合、视频讲解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核军工与核电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如何处理的难题。“为什么要把处置库建在甘肃北山呢?”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志愿者详细介绍了这一选址低降水量、高蒸发量、地质稳定和无重要矿产资源与经济前景的独特优势。同时,孩子们也了解到这项工程面临着安全等级高、埋深大、多物理场耦合等诸多挑战。
从“三步走”研发战略到地下实验室的建设,从借鉴瑞典处置库到我国自主创新“特定场区地下实验室”概念,志愿者将北山工程的艰辛与成就娓娓道来。当讲到科研人员在戈壁中战高温、斗干旱,坚守“万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信念时,孩子们纷纷露出了敬佩的神情,对“两弹一星”精神中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内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志愿者向孩子细致讲解北山工程 尹佳颖摄
志愿者丁培真说:“愿这份对科学的敬畏、对国家的热爱,能伴随孩子们成长,让他们在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历程中,树立远大理想。”此次课程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科学精神的接力。湖北大学“陌上花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持续激励孩子们怀揣“两弹一星”精神,心怀家国、勇攀高峰,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培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